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草莓是我国重要的浆果树种,以其上市早、营养价值丰富、柔嫩多汁、芳香可口,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倍受人们青睐,在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世界各国草莓发展的速度快,我国草莓生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红颊是以章姬和幸香杂交育成,系日本最新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具有章姬品种长势旺、产量高、口味佳、商品性好等优点[1]。因植株基部红色,果实鲜红漂亮而得名,该品种由于抗高温高湿能力弱,夏季育苗困难[2]。草莓属多年生常绿匍匐茎植物,根系浅,易遭受温度胁迫。温度胁迫后,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明显低于对照(25℃) ,并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光合作用能力进一步降低。其中,胁迫温度越高或越低,对草莓叶片的影响越大[3]。
草莓时常因夏季高温而难以度夏,同时高温也常导致干旱的发生,长时间高温胁迫对草莓着果和果实发育有不良影响[4],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若草莓的越冬保护措施不严格,再加上温室的低温逆转现象,草莓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偶发性的短时低温伤害[5],同时光合器官又是植物的冷敏感部位。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起着关键作用。绝大部分植物体内叶绿素荧光来自光系统Ⅱ(psⅡ)的天线色素系统,光系统Ⅰ(psⅠ)色素系统基本不发荧光。低温直接影响光合机构的性能和活性[6],从而给草毒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探索外源褪黑素对温度胁迫下草莓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调节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打下基础。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供试材料品种:红颊
实验试剂:褪黑素
移栽: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苗进行移栽至盆中,每盆1株。
处理:在光照培养箱中设定光照强度为30000lx,每天光照10h,培养5天后,取15盆草莓,叶片分别喷0、25、50、100和150 μmolL-1 褪黑素,做3个重复,确定最佳的浓度处理;
将草莓苗放入不同的温度处理中,设置低温-2℃,高温40℃,对照组25℃,每盆1株,每个处理重复6次。对不同温度处理的草莓苗各取一半(3盆)进行外源褪黑素的叶面喷施,浓度为最佳浓度,以草莓叶片滴水为度,两天喷施一次,共喷3次,其余(3盆)喷施清水。
分析比较各处理草莓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内源褪黑素含量等生理指标。
常温培养 |
技术路线:
低温胁迫处理 -2℃ |
常温培养 25℃ |
高温胁迫处理 40℃ |
叶面喷施褪黑素 |
最佳浓度确定 |
测定POD/CAT/SOD/MT |
数据处理分析 |
叶面喷施清水 |
叶面喷施褪黑素 |
叶面喷施清水 |
叶面喷施褪黑素 |
叶面喷施清水 |
4. 研究创新点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分布范围较广。在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低温是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草莓能否安全越冬及培育耐寒品种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资料显示,当外界温度在10℃以上时,草莓开始开花。草莓开花期随地区、品种、栽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2016年1月24日,南京冬春季露低温地最低降低至-9.8℃。当草莓花期遇0℃以下低温或霜害,其柱头及花粉便会发黑并丧失生殖能力。开花期遇0℃以下低温或40℃以上高温都会严重阻碍授粉受精,致使产生畸形果。所以,研究褪黑素能否提高对低温及高温的抗性,对其生产应用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7年12月25日。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法,选择长势、大小比较一致的草莓苗移栽到塑料盆中,每盆1株,盆高20cm,口径为25cm,正常供水管理。
(2)2018年1月4日-10日,将草莓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设定光照强度为30000 lx,每天光照10 h,每盆一株草莓,培养7天。
(3)2018年1月10日-15日,取25摄氏度下,15盆草莓,叶片分别喷施0、50、100、150 和250 μmoll-1 褪黑素,做3个重复,以草莓叶片滴水为度,两天喷施一次,共喷3次。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