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跳科的系统发生重建开题报告

 2023-02-13 09:52: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长角跳科是弹尾纲最大的类群,形态极为特化,在跳虫中占有重要的进化地位。然而,该科的形态学研究还不够充分、深入,而分子系统学才刚刚起步,仅有一些零散的报道(soto-adamesetal.,2008)。

利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来研究长角跳科在弹尾纲中的系统学地位已经有了一些工作(fratietal.,1997;dhaese,2002;luanetal.,2005;xiongetal.,2008;park,2009),但对科内亚科、族、属之间关系的探索几乎没有,涉及到科内属的研究(dhaese,2002;xiongetal.,2008)只能表明orchesellinae处于进化树最基部的地位,和形态学推断一致;属内种间关系也寥寥无几。

近十年来用于跳虫系统发育研究的全是单个或少数几个单一来源基因片断(park,2009),其中18s/28srdna最常用,所选取的最长片断达2505bp(18s和28sd7-d10,xiongetal.,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利用分子数据构建客观、清晰的主要类群系统发育框架,并比较不同来源数据coimtdna、16s和28srdna所得结论的差异和优劣。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①标本选取、采集与鉴定

标本选择标准依据szeptycki(1979)的分类系统,囊括了长角跳科的主要类群:orchesellinae、seirinae、lepidocyrtinae、willowsiini、entomobryini分别选取了6、4、5、6、16个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首次系统开展长角跳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该科形态上的特化、物种高度多样性和鉴定难度导致以往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困难重重。本团队在良好的分类及DNA条形码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开展长角跳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工作,通过多种类型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框架,以求得更有力、全面的结果。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2013.8-2013.11

①根据项目需要开展一到两次补充野外采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