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世界盐渍土的面积全部土地面积的6%,中国盐碱土的面积也逐渐在扩大,农业生产中的盐胁迫已经成为限制土地生产力的主要因子之一。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耐盐性不同,通过挖掘作物本身的耐盐能力,筛选和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选择合适的耐盐鉴定指标则是进行植物耐盐育种和耐盐机理研究的基础。棉花是盐碱地种植的先锋作物,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棉花种植逐渐向盐碱地集中,选用耐盐品种是提高盐碱棉田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研究表明,萌发出苗和幼苗阶段是棉花耐盐能力较弱的时期,也是对棉花材料进行耐盐性筛选的关键时期。关于棉花耐盐性鉴定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并筛选出了部分抗性品种,但是研究者采用的鉴定指标并不一致,有采用芽长和芽质量作为耐盐鉴定指标,有采用相对出苗率、苗期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作为耐盐鉴定指标,有采用棉花叶片总面积和叶片鲜质量减少的百分数作为耐盐鉴定指标,也有采用脯氨酸含量作为耐盐鉴定指标。
由于不同品种的耐盐机制不尽相同,单一指标或者少量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棉花耐盐性的强弱。本研究对不同棉花品种耐盐性进行苗期各种理化性状分析,旨在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评价并确定耐盐鉴定指标,为棉花耐盐性鉴定提供早期且准确简便的鉴定方法,并为棉花耐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棉花品种耐盐性进行分析,旨在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评价并确定耐盐鉴定指标,为棉花耐盐性鉴定提供早期且准确简便的鉴定方法,并为棉花耐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棉花苗期耐盐性比较:待供试品种长至2叶1心时,每个品种挑选长势一致的棉株移入盛有去离子水配成的营养液,分为空白和对照组,每个品种5-6株,于人工气候室中培养。以不含nacl的营养液作对照(ck),以含nacl的营养液作为盐胁迫处理,每隔3d更换1次营养液,于处理第9天时选株测定相关指标。
2.用打孔器取幼苗叶片三个样品于小试管中,进而对叶片pod、sod进行测定。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首次大范围的对栽培棉品种进行耐盐性鉴定,掌握品种的耐盐性,对以后棉花品种耐盐性选育以及育种提供基础实验材料和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研究计划在三个月之内完成,计划安排与预期进展如下:
2013年7月中旬
各棉花品种进行水培试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