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在网络边缘产生,传统的云计算模式由于网络带宽、延迟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云边缘混合环境应运而生,它将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与边缘计算的低延迟、高带宽优势相结合,为众包平台提供了新的机遇。
众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可以利用群体智慧解决复杂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众包激励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众包激励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博弈论的激励机制设计、基于信誉的激励机制设计、基于拍卖的激励机制设计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云边缘混合环境下的众包需求分析:分析云边缘混合环境下众包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参与者行为特征、任务分配需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等,为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依据。
2.基于云边缘混合环境的众包激励机制模型设计:设计一个基于云边缘混合环境的众包激励机制模型,包括模型架构设计、任务分配算法设计、激励机制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仿真实验法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云边缘混合环境、众包激励机制、博弈论、优化算法等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云边缘混合环境下众包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参与者行为特征、任务分配需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等,为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依据。
3.模型设计阶段:基于云边缘混合环境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个合理的众包激励机制模型,包括模型架构设计、任务分配算法设计、激励机制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新颖:将云边缘混合环境引入到众包激励机制的研究中,探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协同作用对众包的影响,为众包激励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模型设计独特:设计一个基于云边缘混合环境的众包激励机制模型,综合考虑了用户异构性、任务分配复杂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因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仿真分析深入:构建仿真环境,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性能,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模型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强,沈杰,张鹏,等.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契约理论的移动众包激励机制[j].通信学报,2020,41(s2):191-198.
2.王怀智,郭云峰,张凯,等.面向边缘计算的众包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21,48(6):1-8.
3.王磊,金一,王晓峰.基于云边融合的众包软件开发激励机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57(11):260-26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