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监管成本从理论上来说,指的是金融监管部门为了实施有效监管,而对监管工作从组织、运行、实施所做的必要投入以及由于金融监管而使金融业在业务发展及金融创新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产生的损失。一般来说,金融监管的成本可分为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金融监管的效益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可以提高金融监管自身效益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金融监管的效益是指自身效益、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针对金融监管花费了很大代价,但收效甚微的状况,提出促进金融监管成本与效益有效配置的对策建议,现实意义极大。
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来实现以最少的监管人员来达到最佳的监管效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主要反映的是金融监管工作中所投入的硬件设施,组织运作以及监管人才的培训及培养。 2.金融监管的间接成本:金融监管的间接成本主要是指由于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而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激励,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等方面有所遏制,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利益损失。 3.金融监管的效益分析:金融监管的效益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可以提高金融监管自身效益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4.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比较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金融监管的研究很多,尤其是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thomasf.hellmann!kevinc.murdock以及josephe.stiglitz(2000)认为对金融业来说,在混业经营情况下,仅有资本充足性监管是不够的,因为银行业务多样化可能带来道德风险'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监管当局应将监管的重点从合规性转到审慎性方面来'ramirotovarlandaph.d.(2002)认为世界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金融监管也必须与时俱进'由于统一监管成本较低,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多头监管应该向统一监管转变' 。
在金融监管模式的研究方面,tayl'r和goodhart提出了基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来设计监管模式的思想'他们认为,只有将监管目标明确定义,并且准确无误的将实现监管目标的责任委托给监管机构,监管才有可能有效地进行;只有在监管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才能讨论监管责任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只有监管机构明确各自的监管目标,才有可能产生明确的内部控制重点,避免各监管目标之间的冲突'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阅读国内外关于金融监管的著作,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5. 参考文献
1.袁成刚. 对金融监管成本及效益的分析和探讨[a].金融与经济,2002.
熊2. 熊铭奇,汪思鸣. 对金融监管成本的深入分析[j].西部经济论坛,2003,(04)
3. 3. 吴群慧,美国金融改革制度:金融业的分与合。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