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中,与宿主互利共生,具有各种生理生化功能,参与各种复杂的代谢及在免疫过程。因此,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与宿主的健康密切相关[1]。毫无疑问,多样化和平衡的人类肠道菌群可能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与代谢紊乱、炎症甚至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在各种可能影响微生物群的因素中,饮食对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很大的影响[2]。
目前,大量研究报道了膳食成分对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功能的影响。一方面,多糖、多酚等膳食功能性成分具有益生元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达到有益健康的效果[3];另一方面,也有相关研究报道了其他食源性成分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加剧了肠道炎症、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风险[4]。例如,乳化剂可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 从而诱导肠道炎症, 促进炎症性肠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展[5];人造甜味剂过量摄入会引起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改变, 进而导致机体出现葡萄糖耐受性异常及相关代谢系统紊乱的现象[6]。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探究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肠道菌群以及宿主健康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关键问题:经摄入一定量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后小鼠的身体状况变化以及肠道中菌群在不同水平上的种类、丰度等的变化情况。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探讨了主要膳食成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但对食品添加剂等微量食品成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较少。国内外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成熟,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提高,大多集中于医学、药学以及膳食等方面。对于食品添加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也有报道 。
多项临床前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增加与结肠炎和代谢疾病的发生有关,而这与肠道内稳态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食品添加剂可能会扰乱人体代谢,特别是通过干扰宿主与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来扰乱葡萄糖调节[7]。另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常用的无热量人工甜味剂配方,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改变,改变了包括葡萄糖耐受不良在内的微生物代谢途径[8]。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前期整理实验数据、作图;
2.2022年3月底前完成初稿、选题复查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22年5月底前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4.2022年6月底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
5. 参考文献
[1] cao y, liu h, qin n, et al. impact of food additive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gut microbiota: a review[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mp; technology, 2020, 99: 295-310.
[2] luo min, zhou dan-dan, shang ao, ganren-you, li hua-bin. influences of food contaminants and additives on gutmicrobiota as well as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bioactive compounds[j].trends in food science amp; technology, 2021, 113: 180-192.
[3] 毛丙永, 崔树茂, 潘明罗, 黄洁, 王健, 吴晚生, 郭仁妹, 赵建新.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人体肠道菌群组成的调节作用[j].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37(11): 8-13 11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1.074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