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行业也随之壮大,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鉴证人,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监管、混业经营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违法法律的规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帮助上市公司隐瞒真实的财务信息,这不仅侵犯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谴责和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国家监管机构的信任危机,甚至造成资本市场的混乱和动荡。因此,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使得外部监管者能够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有效监管,促使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为预期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审计保证。但在如此监管下,会计事务所法的审计质量是否得到优化有待进一步考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以立信事务所为例,研究在我国监管新政下审计质量是否有所优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多角度研究审计质量在监管新政下是否得到优化。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1年08月23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号脉”立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由国务院办公厅直接印发的指导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殷切期望。作为行业中的一员,理应不负厚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在设计审计监管框架时,应该采用结果导向的方法,以着力于提高审计质量,监管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判断,全面理解实现高质量审计的复杂性,监管不是简单机械的核对,也不是以惩罚为目的的活动。监管应当谨慎,不仅要让审计行业承担责任,还要关注其长期存续以及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ifac认为,由具有相关技能的独立、透明、接受公众问责的理事会(比如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以及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制定准则并广泛采用这些准则,提升了全球的审计质量。然而,准则制定过程的碎片化会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只重视准则制定本身,而不重视准则的实施,不能充分保证审计质量得到提高。仅靠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本身并不是实现高质量审计的充分条件,准则还必须广泛地被采用并且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审计人员来有效地执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的背景,然后对截止目前为止关于此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整理了相关的概念理论,随后针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过去和监管新政实施下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目前审计质量是否得到优化,最后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与展望。
5. 参考文献
[1]聂铁良. 初心如磐持续用高质量审计服务国家建设[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11):17-18.
[2]包芙蓉.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n]. 丹东日报,2021-10-22(00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