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又称恐水症,发病后死亡率高达100 %,已然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ussavirus)[3],主要感染患病动物的中枢神经,会导致病犬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神情,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 会发作;后期会导致意识的模糊不清、狂暴撕咬、逐渐消瘦、呼吸困难、恐水、最后因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4]。
由于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准确、及时地检测出病原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⑴在项目设计方面,不是重复以往的研究工作,本实验室并未有人做出m蛋白的单抗,具有实验的价值。
⑵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是研究狂犬病病毒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狂犬病的有力工具。
如果成功制备对于狂犬病病毒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6.092016.10:学习实验室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确定课题方案,查阅文献,准备实验材料;2.2016.112016.12:完成开题报告,成功构建M蛋白载体,并完成蛋白纯化;3.2016.012017.03:完成动物免疫及效价测定;4.2017.032017.05:完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即单抗制备完成;5.2017.05:整理实验数据,正式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