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的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税收在国家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中发挥的杠杆作用日益显著,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5%左右。税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税务机关以及税收执法人员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往往掌握着较大的税收执法权,因此非常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拉拢进行腐蚀的重点对象。有些税收执法人员经不起利益诱惑,利用职权之便牟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从而产生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完善并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确保执法权规范使用、防止权力被滥用的这项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尽早提上日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写作提纲
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完善并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对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且通过对税收执法权监督的概念以及内涵的阐述,探讨完善和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的对象、具体内容以及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监督是制约滥用权力的最好办法。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规范税收执法监督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监督机关才陆续设立,例如1982年设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6年设立的审计署以及1988年成立的监察部,自此开始,我国对于执法监督的理论研究才拉开序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四、论文的研究计划或撰写方案
2022.12.02-2022.01.05 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22.01.06-2022.02.20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方法、内容以及查阅文献,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5. 参考文献
五、参考文献
[1]施正文.税收程序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