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的题目是政府审计与公共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公共投资作为促进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世界各国学者及政府所重视,它既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国或地区政府实现其政治理念以及追求政绩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充分的发挥政府对公共建设的作用,政府公共投资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面对财政危机还是经济风险,政府都通过公共投资进行相关调控,公共投资效率对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府公共投资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引导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认为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率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而政府审计在其中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发挥自身检查监督作用,保证公共投资具有正的经济增长效应。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我国公共投资效率有待提升,大量公共投资在短期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腐败项目、问题项目、无效低效项目的涌现,增加了公共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本,严重降低了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影响我国公共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各级人代会难以制约本级政府的资本性决策,公共投资决策权力被政治精英垄断,公共投资项目监管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缺乏权威性及果断性统一组织,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缺乏公信力强及普适性强的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财政上的中央与地方分权以及官员升迁的政治锦标赛导致地方政府竞争越演越烈,公共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较难,部分公共投资决策难以通过正常程序实施,难以界定具体领导责任,不少地方公共投资市场是政府高度垄断的市场,没有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容易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我国在公共投资领域的成就,均是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公共投资领域最新技术成果的结晶,目前我国技术进步缓慢,技术创新不足,当前我国公共投资领域还是粗放经营的市场,公共投资的集约化水平仍需要极力提高,技术进步缓慢阻碍了公共投资领域效率提升,公共领域的腐败行为,会增大公共投资规模并降低公共投资效率,少数官员甚至增设无效公共投资项目以获取腐败租金,这导致公共投资领域腐败案件居高不下,因腐败因素导致了我国众多无效项目,问题项目的产生,严重降低了公共投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与监督,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检查作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研究对公共投资的效率边界仍旧存在争议,政府审计机关在监督实操方面都只是暂时浮于表面,没有系统的考核绩效制度,地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由于体系不成熟,导致可以进行评价的指标较少,对公共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及经济效率的研究比较薄弱。但公共投资作为提升公众福利、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政策工具,仍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推崇。国内外经验表明,公共资本的先期投入能降低私人投资成本,从而诱致私人投资增加,公共投资项目由于财务效益难以计量,其评价标准往往通过社会效益体现,而社会效益无法由社会公众认定,导致公共投资过量供给,自然降低了公共投资效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指标构建与相关数据选取分析,对不同区域的政府审计对公共投资效率的情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与研究,通过公共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改进和制定政府审计的相关决策和制度,从而保证政府审计效率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权利进行制约,对国家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促进国家政府信息的透明化,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行保障,使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和基层状况,大大降低治理风险,提升相关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益。政府审计的实现路径中信息公开透明也非常重要,目前人民群众与政府得到的信息还存在着不对称的状况,加大政府对外信息的公开力度,治理手段的透明化,可以有效的抑制腐败行为,规范政府活动,建设廉政高效的政府。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保证审计管理体制中的独立性定位,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应不断强化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决定审计是否客观公正的重要因素,通过管理方法的改革,使得审计政府及时协调控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审计手段的科学性,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保证政策能力的高效实行,才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相关公共政策的落实和实行,保证公共投资效率。
5. 参考文献
[1]林炳华.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89-96.
[2]杨飞虎.江西省公共投资效率分析及政策建议[j].价格月刊,2012(12):75-79.
[3]杨飞虎.提升我国公共投资效率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4(04):57-58 6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