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和气候的变化,世界各国都主动提交了温室气体减排自主方案,并采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形成了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构建当中,2011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为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提供指引,并在技术上将碳排放量的核算进行了统一。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生效,提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提供了法律基础,这些法案的相继颁布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全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需要一套规范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虽也在2004年12月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ifric3),但因其将配额确认为收益而遭到企业的反对,于2005年6月撤消应用。我国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也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故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碳排放会计处理准则。
鉴于这个原因,本文将着重分析碳排放权交易中的会计处理问题,寻找能够规范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并为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提供一些想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目前的文献,阐述碳排放交易权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其次,阐述目前学者对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处理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中国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笔者观点。
接着,讨论碳排放权的记录与披露,包括会计记录账户设置以及信息披露原则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stew art jones(2008)首次提出 #8220;碳会计#8221; 这一新概念,并且他将碳排放、 交易和鉴证等业务统一称为 #8220;碳会计#8221;。
wambsganss 和 sanford(1996)主张将其确认为存货;sandor(1993)则认为可将其纳入有价证券甚至期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1月28日至2022年12月31日,拟定提纲。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2、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论文中需要的数据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数据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3、2022年4月1日至4月30日,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内容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完善论文。4、2022年5月1日至6月上旬,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王虎超, 夏文贤. 排放权及其交易会计模式研究, 会计研究, 2010(08)
[2]张彩平, 肖序. 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1(04)
[3]张薇, 伍中信, 王蜜. 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会计研究, 2014(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