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公平分配视角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开题报告

 2023-01-13 06: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主体税种,是典型的直接税,因为与广大群众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受关注度也很高。一方面,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占比一直偏低,另一方面,在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环境下,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征收的方式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并成为了社会的突出矛盾之一。2011年,我国将个税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额由原来的每月2000元调高至3500元,并将税率由9级降至7级,使工薪阶层的纳税人数由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但由于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并不主要是工资薪金,所以该项改革并没有达到#8220;劫富济贫#8221;的目标。此外,由于我国税收征管能力的不足,转让财产所得、偶然所得等不能准确核实,使得个人所得税主要征税对象成为了工资薪金,这就形成了使得中低收入者成为了税负主要承担者,而高收入者却利用税收漏洞少交了大部分税额,进一步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收入分配公平的视角研究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二)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中央财经大学李升和杨武认为,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看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当前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调控工具,尚未对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有效的调节,收入差距仍处于警戒线之上;从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考察横向范围内的居民个税税负情况来看,我国的个税制度不但没有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反而起了反向调节的作者用。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效低的原因,一是调节功能实现之难,高收入者由于具有较多的途径隐藏自身的收入,从而个税对其调节功能并不明显,个税沦为#8220;工薪税#8221;。此外,现行个税的费用扣除未考虑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状况,出现生活负担重的劳动者相对税负也偏重的难题;二是模式选择之难,我国个税是分类所得税制,不同的所得类型之间易形成横向的不公平;三是费用扣除标准设置之难,我国费用扣除标准采取全国#8220;一刀切#8221;的做法难以体现因人而异的实际负担,有失公平。最低生活费用会随着通货膨胀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建议要先理顺个税的宏观政策环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减少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生存环境,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然后再重构个人所得税制度,拓宽税基,实行#8220;综合与分类相结合#8221;的模式,合理设置费用扣除标准,最后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大税收监管力度,税务机关应不断充实个税数据库。

胡志勇认为,我国个税的课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税范围的问题,许多单位会采用各种办法增加职工实质收入且逃避个人所得税,这些灰色收入使得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公;二是课税单位的问题,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以个人为单位,而非家庭为单位进行课税。家庭的的各种差异使得公平原则变得缺乏现实意义;三是税率问题,我国七级超额累计税率只是针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并非针对居民家庭的总收入,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四是税收征管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较低,这与个人所得税征管不严有关,大量的灰色收入游离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体系之外。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首先不能忽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其次税率档次也可以适当地再减少,但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不能消失;最后个税改革要注重收入分配职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0日--12月31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22年1月2日--1月10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22年2月1日--3月1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岳希明,张斌,徐静.中国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4,(6).

[2] 李文.我国的税制结构与收入再分配[j].税务研究,2015,(7)

[3]詹新宇,杨灿明.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探讨[j].税务研究,2015,(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