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总所周知#8220;民以食为天#8221;,由于食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了现代社会与广大公众对其的普遍期望和要求。近几年,食品行业的诚信问题受到极大的关注,道德底线已经滑至低谷。2014年,由 《中国社会杂志》评出的 #8220;中国外资企业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8221;中,涉及食品行业的就有四家,分别为新西兰恒天集团、雅培、可口可乐、沃尔玛等跨国公司,这促使社会责任成为对人类社会生活而言亦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于食品行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造成企业全体产业链经营#8220;一损俱损#8221;局面的关键。为此,食品行业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对外披露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来反映其承担了何种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由此而可以衍生出了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专门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对社会责任的有关概念进行研究,了解各国对其定义的不同认识及其发展历程。其次,对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况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其对待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剖析,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进一步阐述。最后,根据本文研究中的理论是实际相联系,提出适合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1)关于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存在着较多的分歧,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
(2)对国内披露现况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探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gri)在2006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指出,社会责任信息包括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而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同年年发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他明确指出社会责任信息应包含公司对股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及公司所在地居民等承担的责任。从以上两种观点不难看出,双方都认同公司社会责任包含了经济责任,并且社会责任信息也应该同时反映出公司对股东等承担的经济责任。
此外,对于社会责任披露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campbel(2007)的研究得出结论,国家管制、行业自律、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独立组织的监管以及其他规范制度环境都能激发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ying zhee lim在2008年以743家马来西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系统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与政府存在关联和不存在关联的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其研究表明,与政府存在关联的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更高。
而joyce van der laan smith等(2010)则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美国、日本、法国和瑞士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别,这一研究也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跨国研究奠定了借鉴的基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搜集并阅读相关材料,初步确定选题。
第二阶段:2022.12在论文指导老师指导下最终确定论文选题。
第三阶段:2022.1在广泛搜集资料并精心阅读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宏武.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李新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声誉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
体制改革,201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