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财务活动也随之越来越复杂。而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对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充分认识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寻找利用不当的原因,促使企业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通过对财务效率的分析,可以明了企业在股权资本运营效率、债务资本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而找出目前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长足发展。因此,财务效率的研究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的要求也愈加规范和科学,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日益迫切。而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是知识密集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博弈的重要战场,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来看,无论是从企业投资者的角度,还是从债权人和企业外部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财务效率都是进行正确决策、促进企业发展所必须的。然而,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所以我选择对文化产业内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从财务分析角度,通过一个相对规范的分析模式,进行实例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改进方法,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借鉴,进一步规避风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角度,以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中南传媒和华策影视的财务效率为例,在对数据和各项财务指标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该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效率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91年美国#8220;科学管理之父#8221;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在他的论著《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在评价企业信用能力指数时要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这种方法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1992年,美国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发明的#8220;平衡计分测评方法#8221;在企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使经营者从更广阔的领域来审查自己的绩效,树立长远的战略目光。此后经过多年研究探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企业绩效的管理和评价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了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与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但由于经营环境、管理基础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情况和中国国情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我国的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真正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还是在20世纪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西方国家财务分析理论,尤其是美国企业界的财务分析模型。实际上,我国会计界目前所推崇的所有方法中,基本以沃尔比重分析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为主。但是与日益复杂的企业财务信息、经营状况相比,我国财务分析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研究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改进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效率,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2月:确定选题,在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2月:广泛搜集与选题相关的著作、期刊或论文等文献材料,仔细阅读与研究资料,深入了解国内外的选题相关情况与成果,形成清晰明确的分析思路,构成写作提纲。同时查询整合相关数据,为论文提供充分准确的论据。
3.2022年2月-4月:仔细阅读并翻译外文文献,撰写提交初稿,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沈兆红.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2(8)
[2]孟会兰.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企业财务效率研究[d].山西大学.2011
[3]胡颖,李文军.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述评[j].南方金融,2005(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