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在控制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并没有下降,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会计失真事件、企业经营失败案例层出不穷,这些都反映出了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薄弱,现阶段,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国外,随着美国著名的安然、世通公司、施乐和默克制药等一大批国际大公司因为财务会计丑闻,导致企业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国内,中航油巨亏事件,伊利高管被拘,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等事件的曝光,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且缺乏制衡,是一系列造假案接连发生的主要根源。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融入全球经济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会大大增加,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必须提高管理水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有效经营与管理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内外内部控制的有关理论,对w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进行研究。本文先论述内部控制的概述、w司内部控制基本现状,再对其内控过程中间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并结合案例,最后提出如何改进该公司内部控制的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verific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协(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d)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内部控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同年9月,该机构颁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这是对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解释。
kpmg(1999)在其《内部控制:实务指南》中强调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两方面,而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一个持续的监督过程。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4.论文(设计)的研究计划或撰写方案: |
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基础理论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 基础理论 三、企业概述 (一)企业的发展史 (二)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 四、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二)评价结果和成因分析 五、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六、研究结论
|
5. 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
[1] 徐晓. TSL基金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1. [2] 张丁懿.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21. [3] 刘懿. SJ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21. [4]马晓萍. MT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1. [5]Chris Jeffrey. Internal Control at Private Companies and Nonprofits. The CPA Journal,2008,78(9):52-54.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