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古老而现在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在我国,家族企业也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人才招聘是保证一个企业成员具有良好素质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家族企业中更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人才招聘也是所有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中小型家族企业人才才招聘的背景及意义,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人才招聘理论的研究,并回顾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招聘的理论知识,从而在理论上对家族企业人才招聘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进行阐述,对影响的原因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拟解决问题的关键: 1. 人才招聘的内容和方法 2. 家族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案例分析、相应的对策写作提纲:题目:中小型家族企业人才招聘研究--以兴化市宝中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为例引言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二)中小型家族企业招聘现状(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二、中小型家族企业人才招聘流程(一)招聘计划(二)招聘策略(三)建立招聘水池(四)对应聘者进行筛选(五)对招聘者工作进行评估三、人才招聘的必要性--案例分析(一)家族企业业主本身能力有限(二)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三)家族企业制度不健全四、中小型家族企业情况分析及对策(一)、建立明确的岗位说明和工作分析(二)、规范人才招聘的流程(三)、规范家族企业用人的标准(四)、培训招聘人员五、总结与展望(一)、研究结论(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对于家族企业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1987)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直拥有企业一大部分股权的企业创建人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或作伙伴,他们和企业的经营者维持着高度密切的私人关系,并且保留对企业管理政策、财务、资源管理和人员选拔其分配的权利,而汉德勒(1989)则认为,只要是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领导权力计划可以被管理层或者董事会的家庭成员所影响,那么这个组织就是家族企业。
嘉露和维恩(1991)则认为,只要一个企业由某一个家族持有大部分的股权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全权的控制,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carlock和ward(2001)也曾从文化维度测量过家族和企业的不同价值观,他们的观点认为,当一个家族对企业的承诺很高时,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就会因此而提高,而其中的承诺,就包含:个人的信仰,对于企业目标的支持和愿意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还有就是愿意融入企业,和企业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对所研究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该公司的招聘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该公司的人才招聘情况。
2.对该公司的人才招聘结构和过程进行了解。
3.了解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招聘数据,并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 参考文献
[1] Dee Birschel.Global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Management: The Need for Communication[J]. Benefits Quarterly, 2011,(1):58-59.[2] Peter Diamond. Social Secur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3):2-3.[3] Stoskopf. Choosing the best salary structure for your organization[J].World at Work Journal, 2002,11(4):28-36.[4] 恩纳斯托#183;J#183;珀扎.家族企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小艾尔弗雷德#183;D#183;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87.[6] 韦恩.卡肖著,张继超等译. 活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7] 苏锋.浅谈人员招聘过程中的匹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2010,(8):3-4.[8] 樊琪,朱月龙.人才招聘与应聘[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5-11.[9] 李德勋.家族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2013,(2):58-60.[10] 黄祖群.论家族企业人才招聘的有效性[J].企业成长,2013,(1):215-216.[11] 叶李剑.民营企业人才招聘研究[J].消费导刊#183;管理视野,2009,(4):124-126.[12] 万华.有效招聘研究综述[J].企业活力,2011,(2):89-93.[13] 裴蓉,王勇,艾凤义.家族企业原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8.[14] 杨广飞.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及其演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5] 马悦红,盖署光.家族企业用人机制的弊端及其转换[J].河北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报,2002,(7):3-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