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3年3月23日,一个名为#8220;丽媛粉丝团#8221;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366566374?profile_ftype=1amp;is_all=1#_0)开始发布大量关于我国#8220;第一夫人#8221;彭丽媛的日常照片及新闻图片,并且不少图片是近距离拍摄得到的,其发布速度和内容比官方媒体丰富的多。简单的文字配上图片,引发了民众对第一夫人形象的热评。截止至2015年12月12日(开题报告写作时间),#8220;丽媛粉丝团#8221;这个微博账号共发布了1135条微博,粉丝已达1307133人。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8220;第一夫人#8221;这个话题已然刮起了一股旋风。
当前中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但增强。#8220;第一夫人#8221;作为国家最高领导的伴侣,是一个国家的一张名片,是女性的代表,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8220;第一夫人#8221;的媒介形象是第一夫人在大众媒体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而如今新媒体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的情况下,网络民众对于社会经济及政治事务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因此研究#8220;第一夫人#8221;在新媒体中所呈现的媒介形象极有必要。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关注角度与程度和#8220;第一夫人#8221;的媒介形象呈现有着紧密的关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以微博账号#8220;丽媛粉丝团#8221;为范本,对从第一条微博(2013.3.23)至2015年12月12日所发微博进行抽样编码,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总结,从而归纳出#8220;第一夫人#8221;在新浪微博#8220;丽媛粉丝团#8221;上的媒介形象。
拟解决问题:#8220;第一夫人#8221;彭丽媛的媒体形象是什么?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媒介形象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定义,主要分类两种内容:一种是传播者媒介的形象,另一种是被传播者媒介形象,即通过大众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形象,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
对于前者--传播者媒介形象的研究,国内主要是以栾轶玫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媒介形象学导论》),将媒介组织视为媒介形象的主体,研究主要涉及媒介品牌经营、整体包以及媒体运作等方面。这些相关文献都不作为本文的主要参考。
而对于后者--被传播者媒介形象,国内外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地区、群体、人物、行业等等。如江根源、季靖的《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麦尚文《新时期中国典型人物#8220;媒介形象#8221;的变迁与突破》;秦静文的硕士论文《#8220;剩女#8221;媒介形象解析》等等;对于政治人物形象研究的有魏娟的《危机事件中的领导人媒介形象研究》、谢凌磊《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研究--以lt;扬子晚报gt;为例》、诸丽琴硕士论文《我国国家领导人新媒体媒介形象传播研究--以人民网历年#8220;两会#8221;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霍霄鹤的学位论文《2010年〈人民日报〉中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媒体形象研究》等等。国外的有肯尼斯的《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形象》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查找阅读参考资料、选取微博样本进行分析,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3月前:完成对样本的分析,根据自己所列的写作提纲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同时阅读更多的相关资料,包括外文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翻译;
2022年5月前:根据论文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并且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
5. 参考文献
【1】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版;
【3】庄金玉.什锦八宝饭:去神化的政治领袖崇拜--网络时代的领袖崇拜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