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为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各地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长远来看,改变传统农户分散经营方式,推动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同时又是传统农业大省,对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探析,无论对于新农村建设,还是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分析各地规模经营实践的经验教训,探索规模经营适度的量化数据,合理确定土地规模经营的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人少地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而江苏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广大农村还是停留在分散经营、低效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阶段,显然会使矛盾进一步扩大,威胁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本文以土地规模经营理论为依据,在把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数据对江苏省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最适的土地经营规模,进而提出实现江苏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途径和相关对策,为实现江苏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化利用提供政策依据。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该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借鉴以往研究生、博士生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了解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归纳,为创新研究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系统分析法。江苏省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必然与省内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虽然它们各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区域大系统。在研究整个省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实现区域大系统的平衡。
4. 研究创新点
比较已有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成果,本文的优点或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选择江苏省省域作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江苏地区发展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适度值,对农业实践具有参考价值。二是比较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江苏省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从江苏省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影响入手,综合考虑整个区域大系统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3月 完成开题报告。
2016年4月 补充调查,同之前的调查数据结合进行统计性描述。
2016年5月 将调查数据同文献综述结合进行汇总,完善毕业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