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在商业银行普遍“惜贷”的情形下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必然存在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建立符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特点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当中去,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如何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使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使双方达到“双赢”的目的,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研讨的重点。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以大型企业为信贷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极大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越來越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发展阻力,我国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致力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发是符合前景需求的,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信息可信度差等普遍特点,信贷成本和风险大大高于大企业,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既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技术支持,如何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而言仍然是一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拓展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就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以帮助其更好地规避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重点研究中小企业的违约行为及风险防范、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的度量以及针对中小企业违约行为的特点,商业银行、政府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策略以便防范和降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其目的是为商业银行开辟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指导,将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我国金融市场,寻求建立更有效、实用的中小企业实用评价系统。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所产生的信贷违约风险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从金融制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信用风险研究最早从违约风险研究开始,违约风险研究又从破产预测开始。金融机构衡量企业是否违约,主要是通过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信贷违约损失的概率,收集的信息资料和变量设计的不同其评价的方法也不一致。saunders (1999 )有关评价的信息资料的研究认为有的是基于公众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等公开信息资料的评价方法,有的评价方法是以不公开的内部信息为基础,信息资料不一样,其评价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merton(1974)从企业违约风险和企业资产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应用black and seholes( 1973)和merton (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创立了违约理论,认为企业的违约风险与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性直接相联系,企业资产的价值信息从金融市场获取,能反映企业资产当前的价值。在逆向选择方面,leland 和pyle(1977)建立了关于信贷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研究的模型,并得出了“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在放贷决策前便己产生了逆向选择”的结论,因为企业与银行鉴定的信贷合约是不完全合约。也有的学者对借款者和贷款者对信息的掌握与信用评价模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altman amp; narayanan (1998)的研究认为借款者的信息特征以及贷款者对信息占有的情况对信用风险的评价能力、评价模型的选择起决定作用,对信贷违约率的高低也起着决定作用。kay giesecke与stefan weber(2004)认为信贷集中一定程度上会加大资产组合风险的原因是由于信贷集中特别是贷款投向集中于相关行业或关联企业,一旦出现一家企业违约,就有可能会蔓延。也有学者对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评价进行研究,如saunders (1999)的研究表明对较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其信息透明度高,金融机构较容易地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评价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方法就不一定能用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对中小企业而言,因其历史档案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较低,信息获取和准确信息的识别和评价较为困难。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比大企业复杂,因为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比较困难,影响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因素随着企业的规模、行业等的差异不完全相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cavalluzzo and wolken(2002)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业主个人财富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贷款的道德风险,将企业业主的个人财产作为贷款的条件,企业业主转移资产而违约的困难就加大了。有学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业主个人资产结合与违约的风险关系进行了研究,如caouette (1998 )指出采用传统的信用评分技术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违约风险的评价既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也要参考企业家的个人信誉,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企业家的个人信誉结合起来,这样的信用评分才显科学性。有关违约风险的定价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型:结构化模型与约化模型。结构模型从无违约风险债券与风险公司债券的利差期限结构计算出潜在的违约概率。利用无风险债券及风险性债券所隐含的远期利率,找出市场未来不同时点违约事件的预期。结构化模型假设公司资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时,违约发生。而约化模型通过外生给定违约概率或强度来确定其违约的过程,并不解释公司违约的原因。merton( 1974)的违约理论认为企业的违约风险与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性有关。black和scholes (1973), merton (1974)运用期权理论建立了违约风险定价模型,给出违约债券定价,找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违约之间的关系,企业资产的价值判断主要依据资本市场的数据,时效性较好。bsm模型的要点是违约只发生在债务到期日,并确定企业资产价值与负债之间的关系,当企业的资产价值高于其负债,企业的经营就会产生盈余,那么企业完全可能利用其产生的利润来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的资产小于负债,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就有可能违约。

国内:国内信用风险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末,研究的重点是违约风险和追偿风险,主要集中于实证方面。就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这一现象,国内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研究的领域提出了独到的观点。晓红等(2004)认为 中小企业有 高风险企业与低风险企业之分。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小企业信贷的特征,就决定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程度和贷款的成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高,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低,银行审批程序简单,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低。马九杰(2003)对影响中小企业信贷违约因素的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县域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严重影响了信用社、银行的资产质量,金融机构往往压缩对工商企业的贷款。陈静(1999)、陈晓、陈治鸿(2001)、张爱民等(2001)、梁琪(2005);任兆璋、杨绍基(2006):刘京军、秦宛顺(2006)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识别的研究。探讨中小企业信贷的违约行为,分析中小企业发生贷款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我国金市场,寻求建立更有效、实用的中小企业实用评价系统。有的研究者研究了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如黄志豪(2007)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选择违约,且违约率偏高的原因同时存在于制度、企业和银行等几个方面,包括经营失败、道德风险、地方保护主义、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于洪波等(2006)对资产和经营规模与企业负债能力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大企业由于资产和经营规模较大,现金流量充足,偿债能力较强,其信用价值量较大,信用资源也较丰裕;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负债能力相对较弱,破产率较高,信用价值量较小,信用资源也相对比较短缺。张德昌(2005)对企业规模、资产抵押与违约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认为由于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其生存和竞争压力以及发展冲动决定其具有强烈的融资要求,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又决定了其符合银行抵押要求的资产不足,因而信贷市场出局者主要是无力提供抵押品临界的中小企业。连升(2004)对预防违约风险的研究认为防止企业违约的根本措施是增加违约解决的概率、提高违约的利润成本、道德成本、政治成本,重视长期利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以某银行为例研究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首先加强这方面的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关于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其次搜集中小企业融资数据及银行贷款等数据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并加以分析,然后提出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拟解决方案,最后将方案运用到实际加以论证。

5. 参考文献

[1]张继军。信用凤险度量及其与宏观经济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

[2] 熊大永.信用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

[3] 沈翠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