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中小企业对我国的GDP和就业作用巨大。伴随着其快速发展,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强。信用担保打破了传统的双方交易模式,弥补了传统融资行业的不足,扩展了融资交易范围,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受保范围,打破了以往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限性,使因自身条件导致从银行贷款或从银行无法得到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对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用担保机构是维系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牢固的桥梁,是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关键纽带,很好地助力了中小企业融资。1993年中国首家信用担保机构成立,标志着中国担保业开始快速发展,随后信用担保机构大量出现。但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信用担保的体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合同设计不标准、资本金少、专业人才少、创新不足等。这些问题完全涵盖整个信用担保体系,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进程。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融资,融资时所面临的困难也逐渐增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入手,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分别论证了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进而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分析比较世界各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异同,结合国内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一些设想。

拟解决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1976)在金融学的理论中加入了担保风险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巴罗模型,让大众了解到担保在金融市场上对贷款利率的影响,这就是信贷融资担保的交易成本理论。

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1987)和韦斯(a.weiss,1987)从银行的利率和对担保的要求方面做了研究提出了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现在中小企业担保行为中,认为中小企业会因为融资成本的提高而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来投资,另外,担保费的提高也会使得高风险中小企业驱逐低风险中小企业,使得整个融贷市场中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占据更多席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27完成选题

2022.11.27-2022.12.2 对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确定调研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022.12.2-2022.3.15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robert.j.barro.the loan market,collateral,and rates of interes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76(4)

[2]stiglitz,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

[3]muhammad,banker to the poor[m].public affairs,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