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资本世界的新兴国家,在资本市场的开放方面还属于未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和速度效率等方面,进而影响到与经济制度环境息息相关的审计行业。香港的资本市场成熟,审计行业相应的更为成熟,并且陆港互通所吸引来的境外投资者所处国家的审计水平也较高,因此对“沪港通”、“深港通”标的公司的审计要求也就和非标的公司的审计有着不小的差别。本文所讨论的就是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例的资本市场开放行为对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在实现陆港互通之后,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能带来多少积极作用,同时这些作用对与经济形势息息相关的审计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将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与审计质量的提升联系起来研究其中的内在关系。
写作提纲:首先研究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自1992年建立B股后,正在逐步不断地开放资本市场,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点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制度、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制度、“沪港通”、“深港通”。这些资本开放的“里程碑”为中国经济和内地公司带来了多少影响是所要研究的因素之一;然后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公司治理水平,会计师事务所影响,审计环境的影响;最后将资本开放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联系起来对比,探究资本开放对审计质量提升是否带来积极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罗棪心、伍利娜在“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审计的影响——基于陆港通背景的实证研究中指出”,香港的资本市场比内地要成熟,其投资者更组织化、专业化,在信息搜集和处理上对比内地公司要有不小的优势,并且司法体系也更为完善,审计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机会通过法律程序对公司利益产生积极影响。大陆公司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与香港公司进行直接的竞争,面对专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带来的压力,原先的治理机制和公司理念受到了冲击,不得不做出变革,审计行业也相应的进步。对于审计行业来说,外资注入是外因,资本竞争是内因,这两种因素都逼迫着审计质量去适应新市场的高水准要求。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通过联交所网站上公布的“沪股通”和“深股通”名单,找出“陆港通”标的公司作为实验组,将非标的公司作为控制组,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陆港通”政策的实施对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徐心怡. 浅析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张晓燕.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历程与影响分析
王乃平.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j] 财会研究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