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肝纤维化(hf)是一种极其严重且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临床疾病,指的是在人体慢性肝脏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肝细胞被反复地破坏后再生,胶原、蛋白多糖及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异常沉积分布,造成严重的肝硬化。
肝星型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的活化在肝纤维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活的hscs是ecm的主要来源[4]。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被激活,促进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一型胶原(collagenⅠ)的生成,导致ecm过度沉积,肝脏结构发生异常病理变化[5]。近年来研究发现,hscs激活也是一种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现象,活化的hscs可转化成成纤维化细胞,进而分泌大量的胶原和ecm,促进肝纤维化。因此,与emt相关的基因调控和新药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领域关注的热点。
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分子式为c16h12o4,是鸡血藤等很多中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文献研究发现鸡血藤活性成分刺芒柄花素具有抗肿瘤以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此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刺芒柄花素是否通过调控emt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刺芒柄花素是否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改善纤维化肝组织状态,进而引起抗纤维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通过进行有关实验,本人需要逐步掌握大鼠的培养、刺芒柄花素的提取、SBP1的调控机制、定量PCR分析、蛋白质印迹分析等实验技能,了解Western blotting测定的原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位分析的原理及思路以及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用法,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首先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刺芒柄花素低中高剂量给药组(5、10和20mg/kg),造模组用CCl4诱导形成肝纤维化,之后在实验的最后一天,全部大鼠于眼后静脉丛取血,取其上层血清,最后解剖取出肝脏。。
通过研究,预计能得到刺芒柄花素能够明显地改善修复纤维化引起的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坏死等现象,同时能够抑制EMT过程。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南通大学药学院拥有动物实验涉及的Scope A1正置生物显微镜、XDS-1B 倒置生物显微镜、Tanon 5200 全自动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Western blot 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DHG-9146A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HB120-S 金属浴、WE-2A 微量振荡器等。南通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如:SciFinder数据库、Web of Science、ACS 期刊网络版数据库、Elsevier 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为文献查阅提供了便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