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开拓有效使用外汇储备的渠道,就成为中国经济运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依据现阶段外汇储备量和相对应的规模风险以及结构风险,结合高额外汇储备存量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和对策。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通过调节和管理外汇储备来调控国内国际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和谐共进,让中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能够稳步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我国当前巨额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
1.引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将美国经济家家 R.Triffin 的比例分析法应用于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中。武剑(1998)分析了我国 1991至 1997 年的外汇储备实际额以及全年进口额、外债余额和外国直接投资余额等数据,得出 1996 年之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偏大的结论。刘斌(2008)利用国际收支的货币理论,横向对比韩国数据,得出我国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结论。管于华(2009)运用 SPSS软件对 18 个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及其它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实力和利用外资情况等方面相似度低,无法参考彼此的外汇储备规模。王国林(2009)认为考虑到我国刚刚加入 WTO,金融开放预期显著,为应付国际收支上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外汇储备适当增多是合理的。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作为新兴国家,应该将外汇储备规模控制在满足 6 个月的进口需求水平上,同时还要应付短期外债偿付的需求,江涌(2010)提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应当保持在 5000 亿美元。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基于国内目前纷乱复杂的经济环境,学界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合理的外汇储备量,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前,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列好写作的提纲。
2022年12月3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老师。
2022年4月10日前中期检查,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 熊莉群.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及其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 王丽华.贾永肖. 日本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 孔立平.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 杨勇.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J].河北金融2010年01期
- Dooley, M. P., Folkerts L., and Garber P.M. (2008), #8220;Will Subprime Be a Twin Crisis forthe United States?#8221;,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978.
- 杜德.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利弊分析和对策 [J].中国投资.2013(S1)
- 吴昊.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 2009(18)
- 赵静. 迁移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根源及运用方向[J].经济视角(下)2009(19)
- 劳景炫.浅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其利弊和建议[J].中国证券货.2013(06)
- 李永庆.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0(11)
- 邱敏.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金融.2009(0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