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多数国家都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人才是队伍建设的基础,没有优秀的人才就没有优秀的队伍。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的现代社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是愈来愈迫切。而审计专业人才的优秀产出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人才十分重要。
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显著改变了我国审计人才需求状况,国家和社会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于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高校被称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很多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不能满足审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从政府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审计人才需求来看,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探索改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状况,将人才需求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依据审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文件,对高校如何完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南京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学生对于审计人才培养的理解,从他们认为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素质、知识三方面出发,结合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分析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一些浅薄的改进建议。通过对于南京财经大学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为之后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未来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对于审计人员技能、知识以及素质的要求
知识、技能和素质是本科审计学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的逻辑起点。根据审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看出,审计学应该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具备熟练的审计业务基本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审计能力、较强的领导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较强的文字与表达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诚实守信、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审计人才。
从毕小卓(2017)的社会对于审计人才需求的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出,会计师事务所在普遍强调应聘者需具备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普遍看重应聘者的团队合作、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责任心和能够承受工作压力等方面的素质。o''''''''connell(2015) 等研究发现雇主多次呼吁培养团队合作技能。奥康奈尔等 (2015)发现审计毕业生所需的关键专业技能之一是能够与同事互动并在团队中有效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对于审计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各方面的要求,崔春(2016)从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提出了信息化审计人才职业能力框架,指出在基本职业能力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方向设置审计专业课程,培养更适合时代经济发展的审计人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前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
(2)2022年12月31日前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资料与数据,仔细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仲杨梅.需求环境变革下的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研究[j].财会通讯,2017(28):42-46.
[2]姚美娟,施平,叶邦银.产教融合视角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瑞华精英班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3):82-84.
[3]陈毓圭.职业化和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双重任务——在“审计的未来:国际视角”高峰论坛塈 cima 百年庆典(北京)的主题演讲[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4):9-1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