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一)国内现阶段儿童剧表演有待提升
现代新型科学教育理念明确指出,现代教育要能够促进儿童的德、智、体、艺、美、劳全面健康的发展,儿童剧舞台表演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提高儿童的智、艺、美,也就是儿童的智力、艺术和审美能力。所以,儿童剧舞台表演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儿童剧艺术团体要努力提高儿童剧的舞台表演质量,创新发展儿童剧的创作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而全面提高儿童剧的创作水平,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儿童剧与其他形式种类的戏剧表演有着很大的不同,儿童剧舞台表演在生动性上的要求非常高,这主要取决于儿童剧本身的特点。儿童剧面向的观众群体主要为儿童,所以,儿童剧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喜好特点。在儿童剧的舞台表演形式上,生动的儿童剧舞台表演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儿童的观赏兴趣,比如说在表演形式上多采用夸张、生动化的表演形式和方法,给予儿童所需的视觉冲击力和风趣性。在创作题材选择上,儿童剧应当选择儿童比较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的题材,如《小熊维尼》《金刚葫芦娃》《芭比娃娃与飞马魔法》等,充分尊重儿童的喜好、习惯和艺术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儿童剧的创作题材选择还应该拓展选择层面。然而目前的国产儿童剧由于历史的影响,在具体的操作上形成了一些偏差:重内容轻形式,只顾对儿童说教指导,而较少考虑传播的方式方法,大多儿童剧过于成人化、简单化、表面化,而忽视开掘电视自身的传播特点。因此,结合典型作品对儿童剧的表演展开探讨尤其重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的创作背景及其意义。
(二)研究分析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的多样化表演形式。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研究近几年来与儿童剧表演的相关论文、书籍、报刊等资料,进行学习、研究,进一步归纳总结。
(二)案例分析法。学习研究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以及其他优秀儿童剧作品,归纳作品中存在的多样化表演形式。
4. 研究创新点
结合现有的研究体系分析,可以发现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儿童剧表演研究,关于基于某个典型作品开展的系统性儿童剧表演研究较为罕见,因此,本文基于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展开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阶段的理论体系。对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其中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包含人偶的表演形式、杂技的表演形式、川剧的表演形式、并分析了其中的舞台表演效果,结合实例让研究更加落地。在研究《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儿童剧的表演特征以及人物分析,推动了表演工作者呈现出更良好的儿童剧作品。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年9月10日——2018年11月30日 完成论文的选题,开题
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28日 完成论文的初稿
2019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 完成论文的二稿、中期检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