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金融环境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利率和汇率波动频繁,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环境的变化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在经营模式、管理方式、规避风险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众多国外银行纷纷走上综合经营与业务表外化的道路,积极转变原有的传统经营模式,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一股开发新业务的浪潮,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的组成部分,表外业务逐渐成为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的一个重点,得到空前的发展,在现代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并成为国外商业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据近年来各跨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显示,表外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均在40%左右,有些甚至已超过且还在呈上升趋势。表外业务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为现代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因而逐渐被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重视。
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而资本监管的加强以及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依靠存贷利差赚取利润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较大冲击。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空间很大,主要表现在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衍生金融产品等,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追逐利润、转移分散风险、増强流动性并追求更大的发展能力,提升银行综合绩效水平。但是,表外业务创新需要银行较大的成本投入,同时表外业务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滋生风险,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提出一些风险防控措施,对引导表外业务规范化、正规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对表外业务这一概念的界定,从而明确表外业务收入的定义和分类,并理清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指标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研究表外业务及其各组成部分同银行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而考察表外业务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表外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在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下,表外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运营风险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是否正面,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结论。所以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国情背景,就显得非常必要。
4. 研究创新点
九、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如下:
第一,国内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表外业务的文献,但大多集中在表外业务的发展必要性、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创新策略等方面,而从与银行绩效关系方面出发进行研究的较少。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发展表外业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绩效,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表外业务与银行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十、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时间 | 预期进展 |
2019.1 |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分析研究方法,巩固一些理论基础知识。 |
2019.2 | 进入商业银行及有关网站上查找资料,利用数据挖掘工具搜集相关数据资料。 |
2019.3 | 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运用描述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合适的计量模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整理处理结果。提交中期检查材料。 |
2019.4 |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
2019.5 | 不断修改,完成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和论文终稿。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