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4 1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融资租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融资租赁业对GDP的贡献率也逐年提高,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而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整个社会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了解不够深刻,有关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理论指导研究都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我国对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行业的发展。由于当时对风险认识的不全面,融资租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差,使得在一段时间内融资租赁业大幅衰退,众多融资租赁公司倒闭、长期租金拖欠等现象成为当时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由于我国整个融资租赁业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体系比较落后,融资租赁企业更加关注的是租赁业务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张,而将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业务放在一个附属的地位,尤其是信用风险方面,这种风险管理的缺失无疑会加剧融资租赁企业资本状况和租赁资产质量的恶化。再加上我国的融资租赁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反映出科学全面的风险管理在我国融资租赁企业乃至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论文剖析了影响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降低业务损失的可能性,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稳健地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融资租赁企业研究的主要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融资租赁业务自开展以来,国内外业界学者和专家就开始了对融资租赁各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但是,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在融资租赁风险研究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国外部分: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多数国外学者认为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由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对企业融资方式进行研究的同时认为融资租赁业务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并将税率与企业选择融资租赁业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有关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begrer(2001)认为,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且在提供合格且足值的抵押品及担保品方面存在严重困难,因此begrer认为解决信贷配给过程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关系型贷款,缓解融资租赁企业信贷失效状况。 charles ou george w.haynes (2006)所持有的观点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依靠内部权益资本,但从理论上讲,企业的其他形式的额外的权益资本更加有助于其资金的融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收集材料以及部分调查,分析形成我国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梁飞媛.中小企业融资租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年:86-108[2]任碧云.滨海新区融资租赁创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60-83

[3]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1,05:41-48

[4]顾海峰.银保协作视角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实现机制探讨[J].现代财经, 2012,10:51-5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