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镇江市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3-10-23 09:28: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特征最大程度表现在乡村。所以,实施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中围绕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发展农村物流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不断推动相关快递业务的经济增长,打破了传统的经济行为模式,使得农村地区网络通信环境及物流渠道趋于完善,乡镇网店覆盖率达70%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邮”。这一方面让农民生产和生活资料流入,增强商品流通;另一方面能让农产品外销,使农产品商业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镇江市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及逼近理想点法等,深入研究镇江市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以及发展问题,并为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击破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阻碍,助力乡村振兴。具体内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和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有关的文献,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阐述二者的概念与关联,分析存在的配送问题并给出对应策略。

(2)实地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通过走访调查镇江部分农村居民,了解他们对当地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看法,并填写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满意程度及期望,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贾红.电商时代农村末端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22(11):143-144.
[2]李玲.“互联网 物流”支持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效能提升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06):92-95.
[3]王渊博,周树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22):34-37 41.
[4]陈婉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22):39-41.
[5]王爽,陈淮莉.众包模式参与下“最后一公里”协同配送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2,39(10):315-321.
[6]张锦,陈义友.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4):23-32.
[7]周林,朱芳彬,代应,景熠,何彦东.多元个性化需求驱动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选址-路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22,37(10):2745-2752.
[8]赵倩.物流众包模式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J].山西农经,2022(14):172-174.
[9]孙慧,高皓雪.基于降本增效的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11):41-44.
[10]张晓雯,盛宇华.共享经济背景下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众包配送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7(10):66-69.
[11]袁悦,章萌.基于众包模式的农村末端物流配送优化研究[J].中国储运,2022(04):191-192.
[12]江纯霞.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低碳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20.
[13]李谊苏. 农村众包物流“最后一公里”路径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21.
[14]郝露然. 快递企业关于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研究[D].中北大学,2018.
[15]Pahwa Anmol,Jaller Miguel. Assessing last-mile distribution resilience under demand disruption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23,172.
[16][1]Xiao Liang,Ke Tongping,Yu Fumao,Guo Peihua. Impact of government support on users participation in emerging green crowdsourcing logistics model: evidence from digital freight platform in China[J]. 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23,36(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学年第2学期,第1-3周,前期研究,翻译与整合资料

2.2024学年第2学期,第4-7周,开题报告

3.2024学年第2学期,第8-10周,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