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下黄梅戏电影《龙女》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5 1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需要关注度,对黄梅戏的研究为其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作用。其次,黄梅戏电影《龙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戏曲电影,并且最重要的是黄梅戏电影《龙女》是在取得舞台剧演出成功的影响下,将其拍摄成电影的,这对于学者研究上世纪后半叶中国黄梅戏在新媒体方面的尝试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第一部尝试将黄梅戏从舞台搬到银幕面前的黄梅戏电影,《龙女》存在意义在黄梅戏领域也非同一般。(2)现实意义神话原型批评的基本精神是阐明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如何体现在古代神话、宗教仪式和原型中,探索文艺现象和古代神话、仪式以及原型之间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傩戏,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种之一,自然也由此传承发展而来。傩戏最初的功能正是用于祭祀仪式。因此,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分析出黄梅戏电影《龙女》中人物、物像、情节的原型不仅表现出原型对于戏曲的剧本创作的指导意义,从而利用原型指导现代戏曲创作。并且,也为大众观赏戏曲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欣赏方式。

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内研究状况关于神话原型批评神话原型批评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重要的批评流派之一,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鼎盛于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誉为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西方出入中国,在经过艰难实践,终于在上世纪后半叶得到本土的认可。研究此方面的著名学者叶舒宪先生为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著名的相关作品有《从神话原型理论到人类学三重证据法》、《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千面女神》、《神话意象》等。近年来硕士论文对于神话原型批评的关注度也很高,西南师范大学的邵薇在其硕士论文《新时期神话原型批评的本土化》以及重庆师范大学的钱晶在硕士论文《从神话原型批评到文学人类学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中,均叙述了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以及神话原型批评为文艺领域带来的新风向。关于黄梅戏电影《龙女》《龙女情》是大型神话戏剧。1982年由丁式平根据泗州戏《海云花》(由朱士贵,许成章根据泗州戏传统剧《鲜花记》改写)改编,孙怀仁导演,方绍墀、解正涛作曲,马兰饰演海云花,黄新德饰演姜文玉,王少航饰演黄丞相,吴亚珍饰演珍姑,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改编本以龙女与姜文玉的爱情为主线,历经曲折,终成眷属。此剧并于198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遮幅式艺术片,易名为《龙女》。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改编,舒适导演,方绍墀作曲,主要演员一如舞台剧。此片由文化部选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新片展览。自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突显了八十年代黄梅戏电影的新意。关于黄梅戏电影《龙女》的研究较为匮乏,大多为剧中的唱段研究,对于剧本并未有学者专门研究。 近年来,国内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来分析黄梅戏曲还较少,但前景较好。例如复旦大学中文系学者王凤娟2014年在《四川戏剧》上发表了《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下的黄梅戏《天仙配》》,在论文中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对《天仙配》的人物、物像进行分析。但是,黄梅戏电影这方面运用神话原型批评进行分析在学术方面依旧空白。其次,现有文献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大多分析戏曲的人物与物像,缺乏对情节的分析。(2)国外研究状况神话原型批评在国外文学批评领域十分活跃,但大多数的学者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分析的大多为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尽管,国外存在许多以神话原型为人物原型的戏剧(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有许多民间故事改编的戏剧),但是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寥寥可数。

应用前景第一,黄梅戏属于中国五大戏种之一,它的研究对本专业学习有指导意义。第二,黄梅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新的解读,从而迎合新时代消费者的欣赏观念。本课题的研究角度较新,对于当代消费者有吸引作用,将其运用到戏曲宣传方面,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三,神话原型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式,对于戏曲的剧本创作有指导意义。本课题将黄梅戏电影《龙女》从人物到情节整体分析,为剧本创作提供了创作思路。运用神话原型批评进行剧本创作,既符合社群的集体潜意识,调动观众的情感,又富有时代气息,适合文化市场的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本文以黄梅戏电影《龙女》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对已有电影资料以及文献的分析整理,理清黄梅戏《龙女》的人物、物像、情节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出黄梅戏电影《龙女》的各类原型。(3)针对分析出来的各类原型,探讨神话原型批评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指导价值。

研究的内容经过对现有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本课题将探讨的内容将围绕神话原型批评视野下黄梅戏电影《龙女》展开,具体而言,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部分:(1)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物像原型分析(2)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人物原型分析(3)黄梅戏电影《龙女》中的情节原型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归纳黄梅戏电影《龙女》中主要人物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剧中出现的重要物像,故事情节。(2)经过对黄梅戏电影《龙女》中人物、物像、情节之间关系的归纳,分析出各个人物、物像、情节所对应的原型。(3)总结原型与剧本之间的关系,阐述神话原型批评对戏曲的剧本创作有何指导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期刊,对关于神话原型批评指导文艺作品创作的文献进行梳理,综合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取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进行文献综述,得到初步认识。

(2)归纳研究法:黄梅戏电影《龙女》中主要人物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剧中出现的重要物像,故事情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首先,戏曲的剧本创作是戏剧戏曲乃至电影的关键,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指导,而本课题中重要的指导剧本创作的方法神话原型批评为其提供了方向。

其次,研究戏曲被拍摄成电影的课题较少,且黄梅戏电影《龙女》至今未被深入研究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课题将在2016年9月2017年5月进行,预期研究进展如下:

2016年9月1日-9月15日: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

2016年9月16日-9月30日:确定研究思路,确定论文写作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