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稻类斑病突变基因的初定位开题报告

 2023-02-16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类病斑是指植物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没有受到明显的虫害、逆境胁迫、机械损伤或 病原物等的侵害时,叶片上自发产生的坏死斑。

在表型上,其斑点常与植物受到病原菌侵害 时产生的真正的病斑类似,特称为类病斑。

对植物类病斑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化学、植物生理10 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1)利用基因连锁分析对该突变基因进行初定位。

(2)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内容:(1)选取同一品种同一生长环境的突变水稻叶片为材料,分别进行预备处理。

(2)提取分析植物叶片dna,分析单交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案:1 首先找到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 用遗传作图和物理作图将目标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特定位置;3 构建含有大插入片段的基因组文库(BAC或YAC库);4 以与目标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探针筛选基因组文库;5 用获得阳性克隆构建目的基因区域的跨叠群;6 通过染色体步行、登陆或跳跃获得含有目标基因的大片段克隆;7 通过亚克隆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小片段克隆;8 通过遗传转化和功能互补验证最终确定目标基因的碱基序列。

技术路线: 1 种植野生型和突变性获得F1种子2 种植F1种子并收获F2 种子,挑选极端个体3 利用挑选的极端个体和实验室的SSR标记进行初定位

4. 研究创新点

利用图位克隆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水稻叶色突变体相关的基因。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年09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实验步骤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实验准备,并对样品进行处理,开展预备实验;2018年01月至2018年03月:参照预实验的实验结果,开展实验,进行水稻基因定位;2011年03月至2011年04月:完成实验资料的整理、论文撰写与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