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降低排放成为了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活塞环-缸套摩擦副作为发动机中最为关键的摩擦副之一,其摩擦损失占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比例高达20%-30%,因此,降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摩擦磨损,对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在活塞环表面制备微织构,改善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摩擦学性能,降低摩擦磨损,提高发动机效率。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表面织构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一直是摩擦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活塞环表面织构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摩擦磨损机理分析:分析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探讨其磨损形式、机理及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表面织构设计及制备:研究不同类型、尺寸、形状和分布的表面织构,分析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表面织构参数和制备方法。
3.活塞环表面织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制备具有不同表面织构的活塞环试样,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分析表面织构对摩擦系数、磨损率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理论分析,以系统、科学地开展研究工作。
1.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活塞环表面织构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表面织构设计: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类型、尺寸、形状和分布的表面织构。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现有活塞环表面织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将结合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不同类型、尺寸、形状和分布的表面织构对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活塞环表面织构化设计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在实验研究方面,本研究将采用先进的表面织构制备技术和摩擦磨损测试设备,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数值模拟方面,本研究将建立更加精细的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有限元模型,并考虑表面织构、润滑油性质、工况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和可参考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黎,葛培琪,张俊,等.激光加工微织构对活塞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20,40(6):768-776.
[2] 周峰,刘凯,李济顺,等.微织构表面减摩抗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摩擦学学报,2020,40(1):123-138.
[3] 张艳华,王海斗,刘焜.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润滑与磨损研究进展[j].润滑与密封,2018,43(1):1-1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