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着生产柔性化和高效性的双重挑战。
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而混流装配线作为一种能够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柔性化生产系统应运而生。
汽车混流装配线的平衡问题是影响其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目标是在满足生产节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工位数量、降低工位间闲置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malbp)是一个np-hard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许多学者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
精确算法,如分支定界法和动态规划法,可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最优解,但是对于大规模问题,其计算时间会呈指数增长。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汽车混流装配线内饰a段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其生产工艺流程、工位设置、作业时间、物料配送方式等,找出影响其平衡的主要因素,并收集相关数据。
2.研究传统的装配线平衡方法,例如:rankedpositionalweightmethod,最大的定位权重排序法;moorealgorithm,穆尔算法等。
并研究智能算法,例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等在装配线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仿真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汽车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现状调研阶段:深入汽车制造企业,对汽车混流装配线内饰a段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工位设置、作业时间、物料配送方式等,并分析其生产现状、瓶颈问题和影响因素。
3.模型构建阶段:根据内饰a段的实际情况和所选的分析方法,建立内饰a段平衡优化模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强:聚焦于汽车混流装配线内饰a段,研究其特有的装配工艺和平衡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方法创新:将传统装配线平衡方法与智能算法相结合,构建内饰a段平衡优化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求解,以期获得更优的平衡方案。
3.应用价值高:本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实践,提高内饰a段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少杰,刘勇,李志强. 面向定制化生产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23, 45(1): 1-8.
[2] 张志强,王军强,王军雷,等.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1(11): 179-183.
[3] 刘超,刘飞,刘晓冰,等. 基于改进nsga-ii算法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10): 267-27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