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并且正一步步地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本文通过阅读目前国内研究现状之后,发现中小企业目前面临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风险,并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业务模式单一流动性风险大等特征,再加上目前国内信用评估模式、系统和相关规章制度还未完善,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易得到防控。本文将总结学者们对其他领域的信用风险防控研究的主要经验,针对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两方面问题找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危机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调查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接下去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防控提供一些思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研究内容:首先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分析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的产生因素及风险特征;其次,分析国内外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研究成果,总结相关防控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和市场的状况,提出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防控信用风险的思路。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索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防控的途径。
-
写作提纲:1、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特征;2、总结国内外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控的主要经验;3、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分析;4、造成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风险特征;5、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特征,探索一些有效防控中小信用风险的途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者对信用体系的研究时间较长,目前许多国家以及建立起完善的征信机制,同时现在全球都处于互联网环境下,国外学者对于征信体系的研究也加入了大数据的应用,为金融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信用风险防控支持。
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benjamin amp; robert(2010)认为引入社区信誉信息的征信体系,能够表现出更加强大的信用风险管理功能,从而对信用风险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clarkson amp; jacobsen amp; batcheller(2007)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的征信体系建设,应当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进行信息选择,同时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是提高征信体系功能的重要手段。
我国征信系统现有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落后,差距仍然不可小觑(吴智勇,2019)。并且加上中小企业自身淡薄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现象较严重(卫 武 田志龙,2003),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会因为自身发展特征而面临更加严峻的信用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2—2022.1 进一步阅读文献,深入思考。
2022.1—2022.2 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并完成论文大体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参考文献
[1]吴智勇.沈阳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控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139-140.
[2]宋媚.支持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决策的g2b信息共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耿得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