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来政府从多个方面不断地加强农村金融的改革力度,并且也取得了较为客观的进展,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仍然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等诸多问题。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历史、法律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农村民间金融的正规化道路还是比较曲折。因此,本文针对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深入分析,以及对现有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和特征的讨论,从多个角度论证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对农村民间金融以及正规化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研究民间金融问题中,大多都强调民间金融的非正规性,通常从#8220;非正式金融#8221;概念出发开展问题研究。在民间金融的产生上,认为源于政策扭曲和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等多个方面。在民间金融的发展上,都肯定了民间金融的正面作用,需要引进竞争机制,消除准入障碍和制度束缚,逐步实现两个市场的融合。
而国内学者在民间金融的产生原因上,认为民间贱人是一种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由政府主导的正规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不足。在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上,认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从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经验研究发现,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20%,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农村非正规或民间金融来满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8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2年4月20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22年5月16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爱德华#8226;s#8226;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2].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发展[j].经
济研究参考,2006,(72):35一4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