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管制的放开,加上金融创新持续深入发展,金融自由化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逐渐蔓延开来。然而,2007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原本并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体制和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并对我国金融创新提出相关的途径。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使得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增强,交易成本降低,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强,金融监管的问题也显露出来,金融监管隐患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其意义非常之重大。
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增长的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双重压力,现有的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虽然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随之得以建立和健全,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新形势和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压力,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在世界各国经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经济金融迅猛发展的今天,强化一个坚实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维护市场信用,尤其显得相当的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问题与金融创新问题的探讨,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与金融的创新提供相关的对策性建议,促进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实例论证法等。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只要概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认为金融监管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政策,很大程度上客观地存在着政府机构对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从词义上我们也可以解释为,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有效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具体监管目标各国有所差异,不尽相同。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从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建立起来相对比较成熟的监管体系依然存在不小的漏洞,那么反观我国仅仅只有几十年的金融监管体系更有可能存在巨大的问题和隐患,金融监管隐患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其意义非常之重大。所以,在金融危机下,对于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积极的进行借鉴,找出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一套稳固的金融监管体系,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随之得以建立和健全。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监管模式大致可分为,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两种模式。我国采用的是分业监管的基本模式,这样的模式源自于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过去由人民银行对应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市场高速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求。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准成立;是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下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基本确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选题,领取任务书,搜集论文相关资料。
2. 第一阶段:编写论文开题报告,提纲、摘要、关键词。
3.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论文提纲、要求,整理收集资料、实施论文编写、完成初稿等。
5. 参考文献
[1] 安起雷.浅谈构建我国金融稳定及监管协调机制若干问题[j]. 浙江金融. 2013(12)
[2] 张立勇.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思考[j]. 中国金融. 2014(19)
[3] 何德旭,郑联盛.宏观审慎监管:内涵界定与政策框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0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