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6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发展,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无论是中间业务总量还是中间业务利润率比率都超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力转变服务观念,努力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使得中间业务有了显著发展。但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中间业务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健全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无论是在产品种类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跨越式增长,不仅是转变发展方式,统筹资产和负债业务结构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商业银行拓宽经营渠道、调整收益结构、扩大利润源的必然选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管理作为指导,运用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方法及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背景、发展趋势、发展环境、自身资源和能力四个角度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优势和问题,如:对中间业务认识不足、业务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业务运作不规范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发展战略,并且分别从商业银行自身和政府、监管部门角度提出了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己经有160多年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而放松了对分业经营的监管,中间业务由此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对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首先,在中间业务产生和发展原因的研究方面,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西尔伯 (1975)的约束引致假说、卡纳(kane) (1978)的管制辩证法模型、格利和肖(shaw)的金融中介说、希克斯(hicks)和尼汉斯 (1976)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格林(green)和海伍德(haywood)的财富增长说、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理论等。这一系列的金融创新理论都是从西方国家的金融具体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中间业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以下几方面:林惠英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路径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我国商业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和趋势,并且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供给方(银行)和需求方(客户)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从银行、客户和监管方三个角度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路径选择。伍亚明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一书中通过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所面临的外界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威胁,由此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性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前期简单介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基本概况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随后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制约中间业务的发展因素,最后本文在结合我国现国情、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性措施。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中间业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5. 参考文献

[1]李盈钰.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梁方.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潘夏冰.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