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沙参麦冬颗粒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源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沙参、麦冬、玉竹、冰糖等组成,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燥干咳、咽干鼻燥、津伤口渴等症。
近年来,沙参麦冬颗粒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拓展,其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课题选择沙参麦冬颗粒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开发新适应症提供科学依据。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沙参麦冬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其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组方药物上。
国内外学者对沙参、麦冬等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沙参麦冬及其组方药物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鉴定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沙参麦冬颗粒进行提取,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c18柱层析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
然后,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最后,对鉴定出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类型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药理活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步骤:
1.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沙参麦冬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实验材料准备:购置沙参麦冬颗粒,并进行质量鉴定,确保实验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仪器和设备。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沙参麦冬颗粒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并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新颖:目前对沙参麦冬颗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水提物或醇提物,而对其乙酸乙酯部位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首次以沙参麦冬颗粒乙酸乙酯部位为研究对象,为发现新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可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佳,王文全,王军宪,等.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的沙参麦冬汤化学成分分析[j].中草药,2019,50(14):3325-3335.
2. 张丽华,张晓琦,李萍,等.沙参麦冬汤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7):49-54.
3. 孙蕾,王彦峰,张乐,等.hplc-dad-q-tof-ms法分析不同产地沙参麦冬汤的化学成分[j].中草药,2021,52(18):5373-538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