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猫在国内的饲养逐渐增多,神经系统疾病在宠物医院的就诊率也逐渐增高,其症状大多相似,鉴别诊断极为重要。猫的脑积水主要指脑室或颅腔内出现过多的脑脊液,多发生在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内。脑室系统从外部无法进行观察,x光可通过扩大的侧脑室对脑积水进行诊断,但不能直接观察脑脊液的形态分布。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高度的识别能力并且具有特殊的分辨率,可将各组织中的水和脂肪的分布影像化,并且可以提供多参数多方位的影像,可以准确的判断脑脊液的分布、脑室的解剖结构及脑室系统周围的病变。是猫脑积水症可靠的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临床,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主要作为研究工具应用于兽医学,90年代中期,一些领域开始将磁共振成像作为常规临床模式。但由于兽医院在磁共振技术上的设备欠缺落后,导致此技术的可靠性受到怀疑。但是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精进,其已成为兽医神经学家检查涉及大脑和脊髓的疾病过程的首选方式。目前磁共振成像有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flair图像及磁敏感加权图像等,可对脑脊液及其周围相关病变在不同信号下的影像进行分析,对脑积水症进行诊断,同时可以确定引起脑积水的各种病变,如肿瘤、梗塞和出血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国内磁共振设备并未普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国内的记录还较少。
参考文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深入了解磁共振成像技术,了解其原理及不同参数下的影像信号的区别,如T1加权信号、T2加权信号、FLAIR信号及磁敏感加权信号,以及研究猫脑积水症在这些信号下的影像特征,综合分析是否出现脑脊液积聚和脑室的扩大,并帮助找出相关的病变。本研究最关键的问题第一在于对磁共振影像的判读,在不同参数下各组织呈现不同的信号,如脑脊液在T1加权图像中呈低信号而在T2加权图像中呈高信号,在掌握了各组织的特点后,才可准确地对影像进行分析;第二在于对不同病例的不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的病因导致的图像的区别,如梗阻、出血和炎症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在宠物医院中收集猫脑积水症病例,记录病例的临床症状、磁共振拍摄前的麻醉和拍摄过程,并收集病例全面的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分析。
翻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及书籍,了解猫脑脊液的循环通路、猫脑积水症的病因、分类、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同时了解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判读方法。
艾贝尔医学中心有1.5特斯拉超导磁共振设备,是该研究可行的前提。同时,通过大学五年的学习及实习积累的病例收集和分析的能力,使该研究的方案可行。
4. 研究创新点
磁共振虽在国外已经应用广泛,但在国内的兽医诊疗中记录还较少,属于临床诊断的新技术,多数宠物医院未配备相关设备,猫脑积水症的磁共振检查在国内文献也较少。但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高识别能力和分辨率,使其不仅对脑积水症的诊断准确,同时可确定引起脑积水的病因,使治疗更有方向性,是极可靠的诊断方法。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年9月-12月在艾贝尔医学中心实习,收集相关病例。
2019年1月-3月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
2019年3月-5月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