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纳米金粒子,由于其量子尺寸和大表面积的影响,与其他金属原子或大块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特别是金纳米颗粒,由于其大小和形状依赖的性质,非常有吸引力。
金属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在光子学、电子学、生化传感和成像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金纳米棒的制备调控及应用在材料科学方面是目前的主要关注方向,而对金纳米棒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成机理却无系统理论解释,进一步探索并发现金纳米棒的生长机制及规律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处于外界介电环境中的金属纳米颗粒的lspr光谱特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纳米颗粒的半径a、纳米颗粒形状以及纳米颗粒所处环境的介电常数。
而金纳米棒尚无完善的lspr光学响应理论模型,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响应模型是下一步理论研究的重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金纳米材料概述纳米粒子表现出非凡的特性,这可以归因于量子效应,纳米粒子被限制在其中。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纳米粒子在跨学科的科学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表面体积比、光学行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荧光发射、光热效应等特性,使得研究人员研究和理解这些粒子的基本原理,使其在各领域中得以应用。
4. 研究方案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纳米金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实验合成纳米金棒,检查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调控参数,最终得出相关结论及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了解国内外纳米金材料合成的文献、相关理论和相关成果,为之后的论述奠定基础,接着通过采用种子生长法来合成金纳米棒实验:用还原性较差的抗坏血酸(aa)将氯金酸(haucl4)中的au3 还原成au,再加入强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4),使其在诱导形成1.5nm的原位金核,然后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使得原位金核在40。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1)查阅纳米金材料合成与表征的相关资料;2)翻译外文文献,撰写任务书;3)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4)根据文献理论回顾分析,完成开题报告;5)熟悉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原料;6)进行实验,初步撰写论文主体;7)多次实验发现问题,改进实验,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8)撰写论文,反复修改,准备答辩。
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