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重述的现象都十分严重。这极大地误导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运营状况的判断,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投资者们对财务报表系统的信心和对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报表重述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财务报表重述作为一种不实财务报表的纠错机制,它所反映出来的是监管力度的加大,同时也表明财务报表的质量令人担忧。从国内的资本市场来看,我们较多关注的是财务报表舞弊现象,而财务报表重述却较少受到关注。从财务报表舞弊入手研究报表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固然比较直接,但因财务报表舞弊的认定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周期,可靠的样本较难获得,而且舞弊样本属于财务报表质量较差的极端情况,研究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大量的财务报表重述事件却让我们有一个新的切入点来探索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途径。当然财务报表重述也是一种纠错机制,伴随着这种机制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报表重述?重述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重述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并寻求有效的改进办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拟通过对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情况的研究,了解现国内外财务报表重述存在的情况,分析其原因,结合个人观点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财务报表重述的现状、原因,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合理有效的办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市场经济发达,会计水准高,就在这样的国家当中,财务报表错弊的发生、发展也令人堪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宣布对前期发布的财务报表进行重述,较经典的如美国安然公司于2001年11月8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form 8-k,宣布由于隐蔽债务和虚增利润等问题,准备重新表述1997到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美国审计总署(简称gao)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截止2002年,美国上市公司发布前财务报告或其他财务信息的重述公告后,直接导致了近千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损失。公司经营失败、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严重打击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财务重述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加,与子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也频繁发生。据统计,1999年有24家上市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而2005年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则增加到了17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左右,2006年159家。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近年内屡次发生会计差错事项,在2002年到2006年内,累计仅发生1次的会计差错公司有389家,仅占总量的39.25%左右。其余的60.75%均由累计发生1次以上的248家公司组成。
近五年来,虽然我国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公司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较严重。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一下几方面:重述缺乏相应规范、报表重述信息披露滞后:重大金额巨大、利用重大会计差错调节利润较明显;重述错误表述含糊不清、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混淆;财务报表重述动机较隐蔽等。因此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及为证券指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7日前:搜集阅读相关资料,确定选题;2022年11月27日-2022年1月6日: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撰写、提交修改写出开题报告;
2022年1月7日-3月30日: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著作和文献,仔细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找准切入点写出论文提纲;并撰写初稿。
2022年3月31日-4月10日: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完成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何威风.财务重述: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2).
[2] 黄志忠,白云霞,李畅欣.所有权、公司治理与财务报表重述[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
[3] 李杰,张玲.财务报表重述公告效应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