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日臻成熟,企业竞争日益加剧,有越来越多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涌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直接奖励、便于获得融资贷款等好处,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税处理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在此选题背景下,本文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研发费用规范处理的重要性基础上,从研发项目立项开始,对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等具体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分别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处理研发费用的相关经验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高额研发投入进行合理化地财务处理,以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认定;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申报相关问题及相关会计核算方法;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税务加计扣除;4、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及税务加计扣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减少相关风险出现。
难点:1、由于研发费用的认定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起到关键作用,而部分企业在年报中并未对研发费用进行披露,所以本文需根据八项细分费用确定企业的研发费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对该类企业的研发费用财税处理提出现实性意见并进行讨论分析;2、分别从财务处理和税务处理两个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分析。
本文的突破点在于从研究视角上,对案例企业研发费用的认定、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条件资本化资产的确认等会计要点进行探讨,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的研发费用问题解决提供相应参考,以此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认定及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企业会计准则与财企[2007]194号)、国家科技部发文火炬计划(国科发火 [2016]32号、国科发火 [2016]19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等主要文件,分别对应财务核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三个不同的口径,这些文件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支出核算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整体上采取资本化操作的比例较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多数企业秉持谨慎性的会计处理原则,更愿意将当期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目前的会计准则仅在资本化整体操作上予以说明,在具体环节上缺乏量化的指导,监管层为规避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化操作调控利润,加大日后经营风险,对资本化行为制定了较高的门槛;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选择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由于不同行业本身的企业规模、经营风险、科技含量、盈利能力、研发内容、研发周期、研发成果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行业间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方式使用率及资本化程度差异较为明显;三、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选择具有明显的人为操纵特征,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于自身当年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是绝对客观的。
夏飞(2018)认为,在准则允许企业对研发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仍采用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鲍宗业、夏飞、王立、刘览等人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和税务加计扣除分别进行分析,并试图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研发费用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用的界定,其次分析我国会计核算和税务会计处理现状,最后结合公司实务得出结论。
本文主要框架: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内容、全文结构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定义与种类第四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税政策分析第五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实务分析第六章:结论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1)查阅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申报、会计核算、税务加计扣除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在事务所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研发费用财税处理实务进行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6-21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17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