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开题报告

 2023-01-15 15:07: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是会计界和各界政府热切关注的问题。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损害,资源的配置出现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对以企业自身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与相关领域理论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与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投资决策、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价值评价。为提高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强化政府法律惩处效力,增加会计造假风险成本,健全会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队伍自身建设。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在特定时间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够对客观事实进行准确真实的反映,才能够成为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披露不真实,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时。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通过对上市公司大量的案例分析,总结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成因,进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李怡君(2014)在《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研究》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包括规则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其中有意的违规性失真是重点要治理的。娄桂莲(2013)在《会计信息失真界定、成因与治理研究》中提出会计规则制定者、会计规则执行者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围绕着会计信息产权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各方力量对比与行为动机的不同促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于是从规范各方行为角度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政策措施。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郭志强(2015)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中提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要广大经济工作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提高各界对会计工作的信心,是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在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就是财务报告舞弊。Henry NPontell(2002)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最少会计信息失真模型与最多会计信息失真模型说明现行公司治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从属于舞弊行为,所以从理论角度也可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动机。Bruno S Frey(2000)的研究表明:过高的管理层薪酬是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根源之一,代理理论坚持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获取高薪酬而实施会计舞弊,通过加强立法、规范管理层薪酬结构能有效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二)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失真现状和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俊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5.

[2]秦玉文,王淼.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

[3]薛超,武彰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