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所开设的会计学专业,忽视了互联网相关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仅仅是停留在电算化的初级阶段。在#8220;互联网 #8221;教育下,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其能够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促使会计信息资源创造出丰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第一,目标定位不明确。仅单方面重视理论教学或者实践教学。
第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没有明晰会计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
第三,定位环境还是老旧时期的会计背景,没有结合在当下互联网兴盛时期的一些因素。不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结合会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过去一些学者关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的一写综述和总结;其次是对论文进行实证分析的一些方法的介绍和相关分析模型的建立。最后则是结合一些具体的资料和数据,通过前文涉及的方法和模型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进行实证与分析,并且给出自己对于当下环境下应当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与自己能想出来的改进。
论文的核心和关键是怎样去进行实证分析,笔者将结合事件研究法分析,并尝试联系已有的理论和实证之后的结果去阐述当下环境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实证研究,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目前都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我国学者马广林(2013)在《新经济时代下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诊断》一文中指出由于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不科学,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实践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刚性化问题,所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异质性需求,人才竞争力不强。
张倩(2014)在《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及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从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方面研究#8220;德、知、行、思#8221;、#8220;多元化、开放式、学做研合一#8221;的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8日-2022年1月15日: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6日-2022年4月10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2022年4月11日-2022年5月16日: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定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2022年5月17日-2022年6月10日: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各项环节任务。
5. 参考文献
- 马广林,新经济时代下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诊断2013.2
- 张倩 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及模式研究 2014.1
- 佟成生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9
- 蒋占华 最新管理会计学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征求意见稿) 2014
- 教育部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
- 罗振华,魏扣.新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09.2
- 佟成生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2014.9
- 何玉润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2013.4
- 高樱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视角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8
- 裘益政 基于管理型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
- 马正凯,章颖薇,陈 旻 独立学院应用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5
- 马玉清 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2006.2
- 陈云娟,王家华 能力需求导向的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2016.3
- 谭素娴 校企合作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6.6
- Zehetner,K.,B.Fahrngruber,R.Pichler,and S. Trappl. 2013. Financial Leadership#8211;Transforming Financial Expe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2013. 2 : 615 ~ 62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