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种酒类产品一直如影随形,仿佛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的酒类市场当中主要有白酒、洋酒、葡萄酒、啤酒等类别,白酒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并没有削弱消费者对酒的热情。
在日常生活中,饮酒作为一种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健康风险行为,导致了极大的健康成本。饮酒行为造成的影响,不同学科的研究基于不同角度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相关研究认为饮酒行为存在显著致病风险,会对健康产生负向影响。但同时,在我国城镇居民中,饮酒对收入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不过过度饮酒行为也会产生明显负的外部效应,比如酒驾交通事故、酗酒成瘾引发家庭暴力及其他类型暴力增加、过度饮酒而引发疾病致使医疗成本增加、犯罪等,从而使社会整体福利受损。柳叶刀上曾经发过一篇文章,研究显示,最安全的酒精摄入量是0,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
目前企业税收负担较重,市场竞争中的压力较大。尤其是白酒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税收负担较高,缴纳的税款也相对较多。国家收取酒类消费税,实际上是向生产厂家征收,但是眼下一些酒类企业却把这部分税收转嫁给消费者。那么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也就更高,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税收“寓禁于征”的有效强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酒类消费税发展情况及政策制定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目前消费税下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其次分析我国现阶段消费税下酒类市场经济及发展情况,再次分析饮酒行为带来的致病风险与健康成本及其正面的社会效益,和饮酒行为成瘾性研究。然后通过分析国内与国外不同经济制度下消费税的制定与实施及其如何引导个人消费情况,借鉴国际经验,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对比。最后,为使我国消费税税制与征管得到完善提出优化酒类消费税政策的建议。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一、导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构建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如michael thomas,2006)研究发现,酒类的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酒类的需求量不仅与当期的价格有关,还与前期消费量、预期未来消费量有关,即具有成瘾性特点。国内很少有学者对我国酒类消费的成瘾性进行探究。饮酒是个人的行为偏好选择,也是一种社交行为。devaux和sassi(2015)认为,长期轻度型饮酒者比其他人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中度型饮酒者比重度型饮酒者及戒酒者拥有更高的工资和生活满意度。但饮酒行为对于不同群体居民产生的致病风险和健康危害也得到了诸多经济学领域经验研究的支持,fertig and watson(2009) 关注法定最低饮酒年龄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通过对母婴分娩数据的计量检验,发现最低饮酒年龄的上调会减少新生儿先天缺陷的风险;conover and scrimgeour(2013)分析新西兰最低酒精购买年龄政策调整的影响,通过双重差分方法证实,最低酒精购买年龄的下调增加了未成年人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住院率; cook( 2005) 使用个人层面的调查数据,发现酒税增加这一政策冲击通过价格传导机 制影响酒类消费,从而降低中年饮酒者的死亡率。在典型国家酒类消费税政策和税负方面,peter sopek (2013) 研究了欧盟的酒类税收政策,发现欧盟只对成员国家限制了最低酒类税率,但由于国内消费税、财政税收政策的不同,欧盟不同国家酒类的税负差异很大。其中酒类消费税最高的国家是爱尔兰,英国和瑞士。酿酒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法国,酒类消费税较低。usda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烈性酒消费大国俄罗斯在2011-2014年期间,大幅提高了酒类的消费税税率,受此影响,一瓶伏特加的最低价格在2009年到2013年四年间翻了一翻,由100卢比涨到200卢比。2013年,俄罗斯对烈性酒按照33.3%的高消费税税率进行征税。who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酒类消费税税率较低的爱沙尼亚在2014年加入欧盟,考虑到国内税收收入,芬兰在2004年将其酒类产品的平均消费税税率降至33%。此后,在2008、2009、2012,芬兰三次提高酒类消费税税率,几乎每次都有近百分之十的涨幅。2014年,芬兰政府再次提高酒类消费税税率,预计可以借此增加六千万欧元的财政收入。
(2)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2.31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
2022.1.1-2022.1.18 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
2022.1.19-2022.3.19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高阳,黄剑波,杜秀玲,等.酒类消费税改革的路径与国际经验借鉴[j].国际税收,2017,no.54(12):71-74
[2]苏国灿,童锦治,黄克珑.我国消费税税率与征税环节的改革及其福利效应分析—以烟,酒和成品油为例[j].2016(9):19-29
[3] 张国胜、陈瑛、徐琛、陈明明(2018):《生命价值、职业伤害成本低估与安全事故》,《经济研究》第9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