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资产重组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扩张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重要形式。资产重组的类型主要有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等一系列的企业行为,这种方式不仅仅使得企业成长和发展迅速而有效,而且能够使得资源实现充分利用、社会效率得到提升,亦可使得行业、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得以发展。
资产重组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以终止重组结束。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有156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告重大资产重组,其中终止的有97家。由于监管政策日益严格以及资本市场的不稳定,企业重组失败的案例也在快速增加,也表面了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在有关资产重组的文献中,实证研究较多,结合具体案例的文献较少;在内容上,对重组进行研究的案例大多是对重组成功后进行绩效分析,对重组失败的案例研究较少。鉴于这些原因,有必要对重组失败的案例进行更多的研究,从资产重组失败的原因中寻找启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其次,从资产重组的一般理论、基本概念出发,深入了解相关理论基础,对资产重组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接着,结合案例,分析案例资产重组的动因及资产重组失败的原因和特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Tracey Leahy(2021)通过分析提出并购过程中缺乏沟通、孤立的员工调整计划、过度强调并购管理而忽视企业文化都会导致并购交易的失败。 Augusto CesarSilva等(2017)通过对顾问及买卖双方的大量访谈,得出并购失败的原因往往来自对标的公司的未来和价值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粉饰在尽职调查中暴露的问题、激进的税务筹划以及企业文化差异等等。 Ferris et al. (2013)通过研究跨国并购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并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跨国进行的多元化并购的数量和并购中现金支付的频率。 (2)国内研究现状 胡政、胡凯(2021)分析了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数据,指出重组存在的问题有随意性与长期限停复牌、标的资产控制权失控、借壳上市乱象等问题。 北京证监局课题组(2021)从北京辖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失败案例入手,指出失败风险点主要在于重组目标不清晰、交易双方沟通不充分、现金支付能力不足、尽调未充分反映标的企业情况等。 庾越(202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交易规模和目标公司相对规模越大、目标企业不是上市公司、支付方式为股票,则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罗程(2018)从公司层面和外部层面进行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缺乏对交易对方的了解、盲目跨界重组炒壳、公司治理不完善、监管政策环境和中介机构失职是导致重组失败的原因。 乔玉萍(2018)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现状,失败原因主要还有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债务负担重、重组体制改革不彻底、运营机制缺乏合乎市场的规律性等问题。 王博(2017)对上市公司重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以忽悠式重组为目的,对二级市场进行操控;以卖出壳资源为目的,对标的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不做调查与核实;以再融资为借口规避借壳上市,以取得监管套利等。 陈泽艺等(2017)从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出发,实证检验了媒体负面报道显著提高了公司主动终止重组计划和重组方案未通过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重组失败的概率。 (3)评述 在重组失败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认为失败主要由这些因素导致:进行盲目重组、错误选择标的公司、重组后管理不善、资本市场不稳定、政府干预、企业文化冲突、股东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公司长期发展等等。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外文献关于资产重组的分析实证性分析较多,而将理论与具体某个案例结合进行案例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失败资产重组的原因,并得出启示。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5. 参考文献
[1]李雪莹.扬子新材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原因案例分析[d]. 2018.doi:10.7666/d.d01451659.
[2]王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突出问题、监管难点及对策研究[j].证券市场 导报,2017(06):71.78.
[3]乔玉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关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 2018,(05):131—13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