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有了新的依托,即依靠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给予了新闻更为便捷全面的信息提供方式,更具有极强的及时性,共享性,交互性,新闻媒体可以很方便的从网络上获得及时发生的信息汇编成稿,而且,新闻媒体间对同一则消息进行复制粘贴式传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而,新闻的同质化开始变得极其严重。在面对海量同质化的新闻时,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信息时,如何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眼球,是各大媒体绞尽脑汁的事,这就开始了新闻炒作的普遍化——为了本媒体的生存与发展,这无可厚非。
新闻炒作,官方解释是指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预设或者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实现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受众是新闻炒作的目的。
在新闻炒作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新闻炒作的高明之处已经有了借鉴意义,人们不应在局限于对于新闻炒作正当性的讨论上,而搜集资料时发现,人们对于新闻炒作的研究多集中于新闻炒作得价值缺失或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异同的界限划分上,也就是多从传播者角度进行批判与概念区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从南航空少案与丁真走红两件事来捋清新闻炒作是如何进行的
二、从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与效果来分析受众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国内传媒页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不断升级,新闻时效性和传播范围得以提升扩大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为了获得关注度新闻炒作越来越成为各大媒体常用的手段,然而,国内舆论对新闻炒作始终抱有偏颇的态度,把新闻炒作当成一种异类,将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严格区分,并潜意识将新闻炒作认为是一种恶意的行为,因而,关于新闻炒作的研究多集中于新闻炒作与新闻伦理,新闻炒作的价值缺失,劝诫要摒弃新闻炒作等方面,即态度多为警惕或批判,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对传媒双重功能的一种否定。新闻炒作是一种对新闻要素的强化,意在突出与加强受众记忆,这对于人们认识新闻了解信息并无害处,因而,要转变观念,将恶意新闻炒作与新闻炒作相区分,正确认识新闻炒作。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新闻炒作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百姓所接受。毕竟它只是一种手段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新闻炒作中具有的娱乐因素也可以服务于大众。在很多国家媒体把新间炒作与娱乐结合发展传媒经济其商业收益远远超过了一些传统的硬新闻,适当的新闻炒作比一般的新闻更能打动人,比如现在很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会新意的做出某些行为来强化了其中的娱乐成份和因素以增强人们记忆。而经过包装和新闻炒作的硬新闻节目更具吸引力颇受大家的青睐。研究更加关注于媒体是如何通过了一系列对新闻炒作的合理运用来获得了不错的经济利益,同时审视新闻炒作本身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1.18—11.20——提出选题,咨询老师修改选题,确定选题2022.11.20—11.21——搜集相关文献、整理资料2022.11.21—12.11——开始撰写、修改、确定开题报告2022.1.5—2.5——完成初稿2022.2.20—3.20——论文修改、二稿、三稿、中期检查工作2022.3.25—4.15——论文定稿、外文文献、重复率检查等工作2022.5.1—5.28——完成答辩环节的工作,成绩发布,二次答辩
5. 参考文献
[1]雍俊.新闻策划中的炒作现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10:161-162.
[2]张波涛.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j].新闻传播,2018,04:78-79.
[3]孟凡霞李荟.论“新闻炒作”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25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