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网络内容创作呈现爆炸式增长。
然而,在海量信息涌现的同时,未经授权转载、抄袭、洗稿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其中“洗稿”行为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对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严重制约了网络内容的健康发展。
本选题以自媒体“洗稿”行为著作权侵权认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法律特征、侵权构成要件及司法实践难点,并提出完善自媒体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洗稿”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洗稿”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洗稿”行为的认定:学者们普遍认为,“洗稿”行为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内容、表达形式等进行改头换面,使其在表面上看起来与原文不同,但实质上仍然构成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的行为。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将围绕自媒体“洗稿”行为的认定及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展开,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探讨自媒体“洗稿”行为著作权侵权认定的难点,最终提出完善自媒体“洗稿”行为规制的对策建议。
具体内容如下:
1.阐述自媒体“洗稿”行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明确“洗稿”的概念、特征及常见手法,分析其与合理借鉴、二次创作等行为的界限,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自媒体“洗稿”行为进行法律定性。
2.深入分析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作品的独创性判断、表达的实质性相似认定以及接触的可能性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自媒体“洗稿”行为如何认定作品的独创性和表达的实质性相似。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自媒体“洗稿”行为的概念、特征、侵权构成要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将收集和分析国内外与自媒体“洗稿”行为相关的典型案例,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自媒体“洗稿”行为与著作权侵权认定相结合,深入探讨自媒体“洗稿”行为的法律定性、侵权构成要件及司法实践难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2)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自媒体“洗稿”行为著作权侵权认定问题,并对相关案例进行梳理和分类,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3)将结合我国自媒体发展现状和法律制度特点,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自媒体“洗稿”行为规制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吴汉东.论网络环境下的“洗稿”与著作权保护[j].法律科学,2021,40(05):1-15.
[2] 胡开宝.融媒体时代“洗稿”行为的版权认定[j].出版广角,2023(04):4-7.
[3] 冯晓青.短视频“洗稿”的版权认定及规制路径研究[j].传媒,2022(19):63-6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