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开题报告

 2023-01-16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早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提出的海洋观点#8220;控制海洋者得世界#8221;。世界海洋总面积占地球表面七成以上,海洋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提供物资保障,因此,海洋资源的地位不可被取代。《联合国海洋公约》在1982年的签订,明确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规制日益增多的海洋活动,对海洋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加以调整和规范,提出规范标准和解决办法,目前我国与邻国海洋权益纠纷增多,如何能够既解决划界争端,又能平衡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十分重要。

在国际法的视角下,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以及黄海几大海域争端,先从整体上对争端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可以深入探究原因和本质。 我国与邻国的纠纷内容复杂,涉及范围广泛,历史遗留的因素较多,纠纷不易解决。所以,全面的看待问题,深入分析纠纷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原因、理论依据,在错综繁杂的纠纷中理清头绪。从法律角度为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提供帮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此次主要以国际法为视角,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从当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几大争端入手,包括中日东海大陆架划分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南海岛礁争端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在已有的事实上,利用国际法来深刻探究争端的原因及本质,用现有的国际司法制度来提供建议并解决问题,已达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德牧的。同时,就现产生的海洋权益争端,发现现存法律的空白及漏洞,并以实例来说明,探索发现对已有制度的完善。

随着新的国际秩序的逐步确立,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面临一系列争议的今天,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制度来应对新的问题。当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处理争端的主要手段,我们更要更多的从法律角度来考虑目前我国面对的严峻的海洋权益保护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一些在整体上从国际法理的角度研究中国周边海洋权益的文献,其中武汉大学的杨泽伟教授的《#8220;搁置争议、共同开发#8221;原则的困境与出路》是比较权威的一篇。该文章全面对我国提出的#8220;搁置争议、共同开发#8221;原则进行分析,分析在理论上的冲突,在实践方面陷入的困境。#8220;搁置争议、共同开发#8221;原则难以付诸实践的原因主要是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思想行为意识不在一个层面,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一样,未来前景模糊不清、不确定的因素太多等。我国在今后处理解决争端的实践中一方面强调原则的运用,另一方面要全面考虑面对不同国家,原则是否需要适当调整,使原则彻底的贯彻。杨泽伟教授的《中国海洋权益的法律保障》文章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法律层面来研究,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构建中国在海洋发展中的话语权,避免国外媒体的炒作和国际社会的误解、改变东盟相关国家主导南海问题的被动局面、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从而进一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整体研究海洋争端的较少,这些著作大部分对争端有着详细的分析,由于研究期间较早,不能准确反映当今海洋争端的近况,且从亚太格局的变化上分析情况。国内的学者对于某一海域争端的研究资料较多,但是篇幅较小。本论文正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把中国周边的海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试图透过现象发现争端的本质;另一方面尝试从国际法理角度研究建立海洋新秩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25日,搜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撰写文献综述和写作大纲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3月20日,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就有关问题和老师沟通;

3、2022年3月21日至4月15日,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修改毕业论文,完成外文翻译和中期检查任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薛桂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6).13

[2] 陈德恭 现代国际海洋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67

[3] [日] 平松茂雄 紧迫的东海冲绳海槽调查.产经新闻.2004.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