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生物胺,广泛存在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外周神经系统乃至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中。5-ht属于单胺,其生物合成的前体是色氨酸,并由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rh),色氨酸-苯丙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tph)和5-羟色氨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经过两步催化反应合成(fitzpatrick, 1999)。其中,trh是5-ht合成过程的限速酶,trh的活力直接影响生物神经系统中5-ht的水平,因而可作为研究5-ht作用方式的分子靶标(coleman, et al., 2005)。5-ht可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和神经激素,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调控包括运动、情绪、睡眠、学习和记忆等生理和行为过程(blenau, 2005; blenau, et al., 2001)。
5-ht主要通过结合特异性的5-ht受体(5-htrs)来发挥作用。根据5-htrs基因序列同源性、基因的分布、与第二信使的偶联通路以及药理学性质等,可将5-htrs分为7个亚家族,共14种受体类型,分别为5-ht1(5-ht1a/1b/1d/1e/1f),5-ht2(5-ht2a/2b/2c),5-ht3,5-ht4,5-ht5(5-ht5a/5b),5-ht6和5-ht7。目前,在果蝇体内主要克隆得到5-ht1a、5-ht1b、5-ht2a、5-ht2b、5-ht7受体的全长基因(gasque et al., 2013; colas et al., 1995; saudou et al., 1992; witz et al., 1990),它们分别与脊椎动物的5-ht1、5-ht2、5-ht7直系同源(blenau et al., 2011)。除5-ht3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igand-gated ion channels)外,其他5-htrs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gpcrs)(gerhardt et al., 1997; rosenbaum et al., 2009; hen, 1992; hannon et al. 2008)。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标
本课题拟运用果蝇遗传学与行为学研究手段,分别操控果蝇神经系统中的5种5-htrs,以研究其对果蝇取食与求偶行为的影响,从而解答5-ht是通过何种5-htrs来分别调控果蝇的取食与求偶行为的。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果蝇求偶行为评估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 采用录像的方法记录果蝇求偶行为,通量大,效率高,且便于保存和统计
2. 在果蝇取食行为的研究中,采用肉眼评估取食量的方法,相比较毛细管法和染料-吸光度法,更加简单易操作,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实验设备就可完成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6.07-2016.08 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与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