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在高温强光胁迫下对多花黄精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意义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 隶属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延缓衰老、抗炎、抗病毒、抗真菌及解毒等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作为药食兼用的大宗药材[1-2]。近年来,随着黄精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等多功能价值不断被挖掘,黄精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仅国内消费市场巨大,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仅依靠野生资源的采挖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掠夺式采挖引起野生资源濒危,加之黄精生长受限,资源恢复困难,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给黄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创,迫切需要规模化人工栽培[3]。目前,多花黄精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南、江苏等省,由于黄精喜阴、喜湿、怕旱、怕渍的习性[4],所以在夏天高温强光下会使其生长不良。因此,如何缓解高温胁迫,对提高多花黄精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杨酸(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物质,现已证实sa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以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抗病性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其在抗逆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lopez-delgado等首次报道了sa能提高马铃薯组织的抗热性,其利用水杨酸缺失型拟南芥突变体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sa与植物抗热性有关。李利红[6]的研究表明,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预先处理灌浆期的小麦叶片,可有效防护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速率(fm/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pn);其中处理浓度为0.5mmoll- 1时保护效应较大。本课题用不同的sa浓度处理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以其叶片相关光合参数、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为指标,开展不同浓度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光合及生理影响的研究,为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用sa作为外源调节物质对盆栽种植的多花黄精进行处理与对照组进行比对,研究高温强光胁迫对多花黄精生长、光合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探讨外源物质能否缓解高温强光对多花黄精生长的抑制。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种植实验于南京农业大学生科楼顶楼的温室大棚内,选择长势良好、大小一致的多花黄精根部进行盆栽,栽种于26 cm29cm 规格塑胶盆中,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5∶1。栽好后于60%透光率(通过遮阳网控制)下适应生长一个月,注意适时浇水除杂草。

(2)分组处理 适应生长一个月后,选出24株长势一致的植株,每盆栽1株,一共24盆,统一测量一次各项指标,之后将24盆植株分成六个处理组,每组4盆。六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强光(t0),强光 0.05mmol/l sa(t1),强光 0.2mmol/l sa(t2),强光 0.5mmol/l sa(t3),强光 1mmol/l sa(t4),强光 2mmol/l sa(t5)。开始喷施相应的试剂,对照组喷施清水,每天下午18:00喷施,连续处理五天后,将需要进行强光处理的放置于透光率为100%的大棚中生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用不同浓度SA处理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多花黄精,分析SA对高温胁迫下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和生理的影响,从而可以对高温胁迫下的多花黄精进行调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实验预计在2016年7月20日-2017年3月20日完成:

(1)2016年7月10日-2016年7月19日收集有关资料,整理文献。

(2)2016年7月20日种下多花黄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